新冠溯源|世衛120頁報告到底重點何在?

撰文:薛子遙
出版:更新:

3月30日,世界衛生組織(WHO)發表了一份長達120頁的報告,概述了組織在2021年1月14日至2月10日於武漢進行為期四周考察的結果。當世衛高官在新聞發布會上抱怨在中國收集數據遇到的困難時,這份報告亦引發了全球爭議。然而在爭議之外,報告又到底說明了些什麼呢?本文將概述其最重要的發現。

2020年7月,世衛組織和中國就武漢疫情起源調查的「職權範圍」(Terms of Reference)方面達成一致,並分為兩個階段進行。

今次報告的主要目標是介紹第一階段的調查結果,其中包括三項不同的研究: 第一,流行病學研究(側重於臨床數據);第二,分子流行病學研究(側重於DNA數據);第三,動物和環境研究。

以下幾點是報告中最重要的五項成果。

3月30日,世衛組織在新聞發布會上正式公布了它120頁的報告。(世衛組織)

一、最有可能的爆發原因,是病毒通過中間宿主(intermediate host)傳入人類。

世衛研究了武漢疫情的四種不同潛在來源,認為通過中間宿主(如穿山甲或毛皮動物)傳入的可能性最大,專家組認為這是一個「很可能至非常可能的途徑」。

此判斷是基於多組證據。首先,蝙蝠病毒與新冠病毒(即「嚴重急性呼吸道症候群冠狀病毒2型」,SARS-CoV-2)之間的進化距離估計為幾十年,因此在傳播到人類之前,很可能還有一個步驟。第二,這種序列(蝙蝠到宿主,再到人類)在其他幾種新興病毒中也同樣被觀察到,包括流感病毒和中東呼吸症候群冠狀病毒(MERS-CoV)。第三,已知新型冠狀病毒可以在多個物種之間傳播,包括在高密度的養殖環境中,新型冠狀病毒可能會自我存續。

儘管有這些有力的論證,但仍沒有足夠的證據能證實這個假設。尤其是對中國31個省份的8萬多份野生動物、家畜和家禽樣本進行檢測,沒有任何一份樣本存在SARS-CoV-2。這說明了在中國主要家畜種群中廣泛傳播的可能性「極小」,但在養殖的野生動物群中仍有可能。

報告內的圖表,描述了通過中間宿主引入病毒,然後進行傳播的過程。與這一過程有關的箭頭用紅色表示。(WHO)

儘管有這些保留,但世衛團隊發現,中間宿主仍然是最有可能的來源:武漢疫情很可能是病毒通過另一種動物從蝙蝠傳染給人類後開始的。

二、冷鍊(cold chain)或食物鏈(food chain)產品的感染和實驗室事故被認為是可能性較小的來源。

世衛團隊考慮的其他備選方案按可能性最高的順序為:第一,人畜共通病的直接傳播,如蝙蝠直接傳染給人類(「很可能至可能」);第二,通過冷鍊或食物鏈產品傳播(「可能」 );最後;通過實驗室事件傳播(「極不可能」)。

冷鍊或食物鏈假設的證據亦是不容忽視的。有人發現SARS-CoV-2在冷凍產品運送過程中持續生存,而自首次爆發以來,中國又發生了與進口冷凍產品有關的新個案。至於「在病毒尚未廣泛傳播的時候,最初的感染可能透過冷鏈發生」這個假設,專家卻認為「是非同尋常的」。病毒更有可能在通過冷鏈供應鏈傳播之前,經已感染了許多人。

實驗室事件的證據要脆弱得多。首先,世衛團隊只考慮意外事件;報告指出,科學界已經排除了蓄意製造疫苗的來源。而武漢從事冠狀病毒工作的三個實驗室沒有申報過任何相關事件,而且這些實驗室都是管理良好的高質量生物安全設施(BSL 3或4)。最後,團隊沒有發現實驗室工作人員感染的血清學證據。

三、目前還不能確定華南市場是否是此次疫情的原始來源。

世衛認為這一點的證據並不確定。一方面,與其他市場有關的早期病例比與華南市場有關的病例同樣多,而許多病例根本與市場無關。此外,在世衛團隊檢測的華南市場動物樣本中,沒有一個顯示出動物感染證據。

另一方面,在華南市場關閉時採集的700多份環境樣本中,有90多份樣本的新冠病毒檢測結果呈陽性。不過,環境被感染並不一定能證明病毒是在這個市場從動物傳到人的身上的,新冠病毒可能是從外面帶進市場的,因此世衛團隊無法確認華南市場是否病毒的源頭,或者病毒最初是否在其他地方傳到人類身上。

最後一個有趣的發現是,DNA數據顯示,病毒在疫情爆發初期已經呈現出遺傳多樣性,這似乎顯示出一些超越華南市場的傳播鏈還沒有被科學家發現。因此,世衛建議進行更多的抽樣檢測,以嘗試重現該病毒早期傳播的更精細畫面。

華南市場因為其售賣活禽、野味等行為也曾一度被當局要求整改,但最終未能實施相關行動。(法新社)

四、武漢的疫情開始時間不早於2019年的最後幾周,但病毒可能在這之前就已經開始傳播。

在這項研究之前,武漢最早確認的新冠肺炎病例被認為發生在2019年12月初。關於這一點,世衛的報告發現了兩組互補的證據。

一方面,臨床證據證實了疫情在12月初爆發。世衛團隊獲准查閱了2019年10月和11月武漢市76,253例呼吸道疾病病例的記錄,發現這些病例中沒有一例是新冠病毒引起的。團隊還查看了當時「流感樣疾病」的報告和購買感冒咳嗽藥物等間接證據,沒有發現早期感染的證據。

因此,報告作者認為,這兩個月內,武漢市內或周邊不太可能發生廣泛的傳播。由於病例的首次明顯增加出現在武漢,報告稱武漢市的疫情先於湖北其他地區的傳播。

而且,另一方面,團隊查看的分子證據(基因證據)顯示,新冠病毒的流傳比最初發現病例的時間早了幾周。團隊使用了病毒的平均變異率來估算病毒在疫情爆發前的流傳時間。結果顯明,疫情可能從9月底到12月初開始爆發,大多數估計在11月中旬到12月初之間。

報告中的一張圖,顯示了2019年武漢市衛生監測數據中每周流感樣疾病病例數與前三年均值的對比。(WHO)

五、世衛組織將繼續研究除中國以外的其他國家是否存在早期傳播的可能性。

目前,大多數證據表明,病毒首先在中國從動物傳入人類,但世衛的報告承認,在這一點上還沒有確鑿的證據,病毒仍有可能在中國境外擴散到人類。

報告特別指出,在其他國家仍然存在「遺漏傳播」(missed circulation)的可能性。對此,世衛提出了三種未來調查方式。第一,於2019年底出現陽性病例的20個華南市場,追蹤該地的冷鏈產品供應國,包括東南亞的畜禽養殖場。第二,針對蝙蝠身上可能存有與新冠病毒關係更遠的冠狀病毒,在東亞、東南亞或其他境內有此類蝙蝠的國家,調查可信的相關證據。第三,於2019年底前有初步陽性個案的污水處或其他地點,如西班牙和意大利等,開展溯源性調查研究。

報告同時還認為,有必要繼續收集能夠確認最有可能源頭(通過湖北的中間宿主傳播)的數據,檢測野生動物樣本的病毒,並繼續對中國各省的相關蝙蝠物種進行調查。

圖為WHO秘書長譚德塞。(新華社)

總而言之,世衛的報告只提供了初步的調查結果和建議,尚沒有得出強而有力的結論。在相關的新聞發布會上,世衛調查團團長恩巴雷克(Peter Ben Embarek)認為病毒在武漢的傳播時間「完全有可能」比團隊目前的數據顯示還要早,所以可能比目前記錄的時間更早在武漢傳播到國外。

因此,釐清病毒的來源可能需要更多年的時間。目前可以預見,隨着不確定性的存在,這份報告所受到的爭議只會越來越大。在疫情尚未平息之下,追查病毒源頭是當務之急,但也不可避免地面臨着將問題被政治化的巨大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