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籃球 X Yoga】運動有男女之別? 「大隻仔」做瑜伽的謎思

撰文:張倩儀
出版:更新:

可能看到這的男生們很懷疑,瑜伽這麼女性向的運動,我一個「籃球仔」做不就很奇怪?其實「大隻仔」也可以很柔軟,小女生也可以很有力,「不能用一個性別去定義一個運動。」Nike Trainer 范啟銘(Dominic)一言道出自己對運動的定義。

曾幾何時,Dominic也和愛健身的男生一樣,16歲開始健身,目標是做到「爆肌」;到了大學,1.78米的身高體重達85公斤,憶述也忍不住笑說一句:「都幾大件。」現在的Dominic已為一位瑜伽教練,但身形仍然保持壯碩,雖說快將達「一枝花」之齡40歲,但說真的看不出來。「開始做瑜伽也是因為有一個女生朋友帶我去,只有我一個男生,我就是全場最高最大隻的一個,都幾尷尬。」葉耀邦就這樣說過,好像是男生必然的第一感覺。

Dominic透露自己已經39歲,再附上一個伯伯的表情符號,但卻不太看得出來。(黃舒慧攝)

「然後發覺瑜伽中心是沒有男更衣室的,大多都有一個很大很美的女更衣室,男生只可以到後樓梯換衣服。」笑談多年前的男生做瑜伽的慘況,但當他了解之後,發現很多出名的瑜伽大師都是男生,就一洗先前的刻板印象:「我想運動不分性別,只看你自己喜歡與否以及你的腦袋能不能專注在上面。」誤打誤撞的和瑜伽結緣,至今成了自己的生活模式。

雖然做瑜伽後身形不及以往壯碩,但Dominic笑說線條更好看,肌力也變好。(黃舒慧攝)

香港的生活速度中,沒有一個人是真正的健康,大家每天都在乎工作中的表現、學業上的成績或是球場上的勝負⋯⋯要長年佛系地無欲無求,是絕對不可能的 。當有得失,就會有壓力,「的確因為瑜伽身形改變,現在會修身一點,肌肉線條更好看一點;但對運動員來說,心理訓練更重要。」Dominic直言。在得失之心和壓力後,瑜伽可以是一點平靜,放下執着的自己,梳理思緒,當是自己的一點「Me Time」,「不論是對運動員還是都市人都一樣重要,所以這不是女生的專屬,男生有時候脾氣容易暴躁,壓力也不比女生少,其實更需要。」

瑜伽可以是籃球員的輔助運動,也可以是一種生活模式。(黃舒慧攝)

隨年紀漸增,Dominic也感受到更多,從年少氣盛到現在認清自己慢慢要學會「養生」,「當自己年紀愈來愈大的時候,你會發覺自己⋯⋯面對高強度和對抗性的運動不是做不到 ,而會覺得身體再沒有年輕時候那麼好。」身體隨年齡而改變是不爭的事實,不能逆轉至少可以維持,「所以除了在重量訓練和cardio(帶氧訓練)外,要多練好身體的柔軟度。」難度「筋長一吋,壽延十年」是真的?雖然無從考究,但至少可以維持身材和心境。「我會說瑜伽可以是生活模式:壓力大的時候可以習慣深呼吸、可能又會發現原來食多紅肉自己的筋集會較硬,因此在膳食上也會自然變健康。」

堅信一個人可以有多面向,只需要跨出第一步,「一個人做運動,不一定止於玩一些高強度和帶氧運動,很多事都可以相輔相成,就像一個大隻的人都可以很柔軟,女生可以很大力一樣。」雖然籃球和瑜伽看似互不相干,但在Dominic眼中卻是一種互補。

瑜伽中不少動作都針對平衡力、肌力,對籃球員來說有一定的幫助。(黃舒慧攝)

籃球員普遍肌肉都比較大而實,但卻會緊繃到減少關節活動範圍(Range of motion),「跑的時候就不能太大步,反而會變慢變鈍;相反,柔軟度高一點,反應和敏捷感會相應提高。」瑜伽的另一個針對能力,平衡力也是籃球員普遍少練卻又關係到安全的方面:「我妹妹也是打籃球,膝頭做過兩次手術,因為籃球很多時候會跳起,會有離地的動作,平衡力好可以減少跌倒、失平衡的機會,保持跳躍間的穩定性。」 膝傷和腳傷已經是籃球場上見慣不怪的事,但卻是能夠避免,身體各方面的能力其實也要取一個平衡。打球後,大家常忽視的「Cool Down」環節,正是為下一次鋪路:「伸展後大腿肌、肩膊、髖關節等主要關節可以減少乳酸積聚,恢復時間縮短肌肉也會沒那麼痛。」

瑜伽好像很難,該怎樣入手,Dominic只說:「只要不怕去做。」踏出第一步永遠最難的部分,就像當初打球學射第一球、走第一球籃、打第一場比賽一樣。

「不能用一個性別去定義一個運動。」男生女生都可以嘗試踏出第一步,去挑戰一項未做過的運動。(黃舒慧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