運用自然後果教育方式 讓孩子學會承擔後果從中改正|Natalie Yim

撰文:Natalie Yim
出版:更新:

「教不嚴,師之惰。」教育或教養一定需要使用懲罰嗎?縱觀同業的教學方式,各有所長,而且有時候,一種模式今年奏效,明年用在下一屆的學生身上,又有不一樣的效果。所以懲罰不懲罰,沒有對或錯,只是取向不同罷了。

最近廿年興起正向教育,它以正向心理學(Positive Psychology)為基礎,著眼每位孩童的特質與專長,用以推動他們學習,及建構健全的身心。正向心理學家不主張懲罰,取而代之,他們運用自然後果(Natural Consequence),使孩子學會承擔後果,從中改正。

在家裡,自然後果指:事情自然發展下去、沒有家長介入,孩子會面臨的結果。例如,孩子沒有聽吩咐把運動服拿出來清洗,那麼下一堂體育課,他就要穿同一套衣服回去。到時候,他或者會感到渾身不自在,甚至需要承受社交壓力(同學取笑他衣服有臭味)。大人不需要批評或訓話,讓子女體驗後果、承擔後果、記住後果。

運用自然後果時,家長需要保持尊重和堅定的態度。尊重是不揶揄,不羞辱。孩子只要有一點羞恥心,做錯事就會覺得難堪,大人何必令小孩更難受?那只會使他們更恐懼承擔後果。假如讓一切自然發生,小孩就會體會到:承擔後果,然後改正過來,也是一樣自然而然。

至於堅定是遵守協定,也不介入自然後果。如果家長捨不得子女穿同一套運動服,而代他拿去洗的話,那就等於大人主動破壞協定(你和他的協定是:由他拿衣服去洗),而且鼓勵孩子跟大人一樣不用遵守協定,最後他也學不會承擔後果。

這一代的教養方式的確趨向溫和,卻不代表無力。另外,孩子聽不聽話,責任不再全在孩子身上,也有賴家長的工夫。大人願意為孩子多閱讀,多學習,與時並進,絕對是愛的表現。

作者簡介:

Natalie Yim 為資深英語教師及《童理心》會董,語言學畢業,掌握語言的微妙,後修讀心理學,了解行為動機,故善於解讀小孩的說話與舉動,相信親子關係是教養的基礎:理解應比責備快,解決問題應比懲罰落力。

相關文章:想小朋友閱讀能力好有學習動力 父母千萬別做這件事|Natalie Yim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