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化不良|吸收營養需要好腸胃機能!1中藥飲促腸胃蠕動促進食慾

撰文:健康2.0
出版:更新:

食物吃下肚,營養要能吸收需要好的腸胃機能,胃口若不好,吃再多營養都沒用。

台灣中醫師彭溫雅日前在《健康2.0》節目中分享可以助消化的中藥飲,糖尿病患也可以喝,以及透過外敷也可以達到促進腸胃蠕動的中藥配方。

▼5穴位快速緩解脹氣、胃不適(點擊下圖看清👇👇👇)

+16

相關文章:消化不良|食太飽胃痛胃氣脹!5個穴位紓緩不適按肚臍減埋肚腩?

六君子湯 糖尿病也可以喝

台灣中醫師彭溫雅表示,中醫對於治療胃部不適、胃癌患者術前術後的體力保養和幫助恢復,都有方法可以幫忙改善,像是中藥飲「六君子湯」,就很適合消化不良、容易脹氣、打嗝、食慾不振的人喝,連糖尿病患也適用。

六君子湯(YouTube@健康2.0影片截圖)

六君子湯

- 材料:陳皮、半夏、人參、白朮、茯苓、甘草各2克。
- 做法:所有材料加水500c.c.,煮滾後放涼,去渣即可飲用。每次泡的量建議在1天內喝完,每2、3天喝1次。

彭溫雅說,六君子湯方中的陳皮可以「化濁袪濕」,胃部水分過多的人喝了可以幫助水分代謝;容易發生胃酸倒流的人代表胃部神經敏感,配方中的半夏則有止嘔的效果;人參則可以補氣,幫助腸胃氣血循環,間接可以促進腸胃蠕動、降低飽足感、促進食慾。

相關文章:【消化不良】便秘胃酸多易食滯?4大食療護脾胃飲蘿蔔汁都得!👇👇👇

+11

從肚臍外敷中藥 也可促消化

有些胃癌患者胃部功能已經不適合喝中藥飲,也可以考慮用外敷的方式讓皮膚微血管吸收來達到療效。彭溫雅指出,肚臍就是中醫說的任督二脈中的「任脈」,是所有氣血的出入口,將中藥改以外敷在肚臍也能有促進腸胃蠕動的效果。

材料:胡椒粉、丁香、丹參、厚朴、吳茱萸、人參各1克。
做法:
1. 將所有材料磨成粉,揉捏成丸狀,如果太乾不易成形,可加一點蜂蜜或水有助黏合。
2. 將藥丸壓敷在肚臍上。

彭溫雅說,用外敷的方式對於有胃酸逆流的人來說要達到好的效果需要連續使用7天,如果不適合用藥,也可以手握空掌輕拍肚臍,每天300下,讓肚臍處溫度變熱,也可以改善腸胃循環。

相關文章:【胃痛】壓力一來就胃痛? 虛寒及氣滯可飲茶止胃痛(附食療)👇👇👇

+2

別吃喝高溫、刺激性食物

彭溫雅提醒,胃酸過多代表「胃熱上膩」,會成為胃癌的發生因子,不適合喝溫度過高的湯,以及油、辣、具刺激性、難消化的食物,屬於油脂類的雪糕也不適合吃。

延伸閲讀:

年逾4千人罹胃癌!光做胃癌篩檢不夠 醫建議加這檢查

【本文獲「健康2.0」授權轉載。】

「本文內容反映原文作者的意見,並不代表《香港01》的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