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約內容

中華電力低碳能源教育中心低碳小發明比賽 啟發中小學生創新思維

撰文:王玥晨
出版:更新:

氣候變化、極端天氣的頻繁出現,本港早前經歷「500年一遇」的黑雨、各國受到熱浪和暴風雪侵襲,全球暖化問題迫在眉睫!想扭轉局面,並非單憑幾個人的力量就能做到,大人和小朋友都可以出一分力!為了鼓勵學生關注氣候變化,中電與城大合作成立的中華電力低碳能源教育中心早前舉辦「低碳節能小發明比賽」,並於12月16日舉行頒獎典禮,得獎中小學生在典禮上分享小發明的靈感,探索節能減碳新思維!

集合社會各界力量 關注氣候變化

兩位評判中華電力低碳能源教育中心副總監兼城大機械工程學系實驗室經理陸炳林博士(左)及香港氣象學會發言人梁榮武教授(右)認為今次比賽作品的水平甚高。

「低碳節能小發明比賽」結合創意、STEM及環保元素,邀請全港中小學生設計出能夠應用在日常生活中的環保小發明,並利用3D打印技術製作立體作品模型。中華電力低碳能源教育中心副總監兼城大機械工程學系實驗室經理陸炳林博士表示:「比賽貫徹中心的宗旨,希望讓更多人關注氣候變化,同時透過加入STEM元素,讓參賽同學了解新科技如何有助可持續發展。是次比賽的反應非常熱烈,共有1,100名中小學生參加,足以印證中心在環保減碳教育工作的成果。」比賽評判之一,香港氣象學會發言人梁榮武教授寄語:「要成功應對氣候變化,必須要集合社會各界和各世代之力,比賽對推動年青一代關注氣候變化有積極作用。」

創作靈感源自生活 憑打風經歷奪小學組冠軍

梁榮武教授在頒獎典禮上大讚今次參賽作品水準高,各得獎學生觸覺敏銳,觀察入微,能夠從日常生活中的事物著手,探索節能減碳的新方法。小學組冠軍陳賢祖,其得獎作品「高樓風電輪」的創作靈感,源自一次打風的經歷︰「天文台懸掛十號風球時我與家人正準備回家,當我走過兩幢高樓大廈,發現風勢特別大,原來這現象叫風洞效應。」賢祖從這次經驗得到啟發,利用風力為大廈供應電力,設計出「高樓風電輪」,這球型裝置的垂直軸心上設有多塊葉片,能應對不同風向的風力,將機械能轉化為電能。而中學組亞軍郭家詠的作品「Flexible PV Curtain」,將家用窗簾搖身一變,採用柔性光伏太陽能面板,將太陽能轉化為直流電能,不但為家居提供遮光降溫效果,更可以將所產生的電力供其他家電使用。

小學組冠軍陳賢祖作品 - 「高樓風電輪」3D打印模型。

兼容美觀和實用 大型綠色溫室奪中學組冠軍

陸炳林博士認為,一個成功的小發明,除了實用之外,其普及性亦十分重要。在設計上能夠吸引更多人願意使用,技術層面更添加Art的元素,令減排節能成為新潮流。中學組冠軍余耔言的作品「City Green Alveoli」將STEM升級至STEAM,她參考溫室的結構,建造一個橫跨城市天際線的半球形框架,並種植擅長吸收二氧化碳並釋放氧氣的微藻,以達致減碳效果,陽光能穿透框架,同時創造美觀的綠色環境,體現環保的同時,亦融入了「藝術」(Art) 的元素。

中學組冠軍余耔言 – 「City Green Alveoli」3D打印模型。

中電全力支持今次比賽,中電控股中國區高級副總裁兼核電高級總監吳子堅表示,環保教育對緩解氣候變化起到長遠而深遠的效用,中電將繼續透過不同平台和活動,努力推廣節能減碳,以助實現香港的碳中和目標。

小學組各得獎者手執作品3D模型和獎盃,與評判和嘉賓合照。
中學組的冠、亞及季軍得獎者手執作品3D模型和獎盃,與評判和嘉賓合照。
+7

「低碳節能小發明比賽」得獎名單:

(資料及相片由客戶提供)


你可能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