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展覽】解說日式傳統Boro與Sashiko布藝

撰文:一物特約
出版:更新:

今次筆者因爲得到MAD創不同協作的贊助,到日本交留兩個星期,而對於衣服修補我一直都希望正式學習。

撰文:Kay Wong
圖片:由投稿者提供

Amuse Museum的開館十週年特別展覽:「美しいぼろ布展」。

東京 ‧ 淺草 ‧ 看傳統BORO布藝

今次機緣巧合,到淺草區探望好友時,她剛好介紹我們到Amuse Museum的開館十週年特別展覽,實在太興奮了!展出的正是我們想研究的Boro布藝「美しいぼろ布展」!場館內的展品全是Chuzaburo Tanaka的收藏品,他走遍青森縣的農村和漁村去搜羅60年代留下來的Boro布藝足印。

難以想像,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前,人死了,親人爭的「財產」竟然是死者的Kimono,因為當時衣服比金錢還要貴重。而Boro布藝是起源於日本東北的青森市,當時東北土地貧瘠,棉是種不出來的,當地人只可以種麻,用麻布做衣服。冬天到了就會將一層一層布加上去,找到任何布碎都會拼縫上去,來渡過寒冬。

「美しいぼろ布展」。

MOTAINAI?

Boro直譯是爛布的意思,很欣賞人們曾經對於剩餘物資的珍重。而當中最大感受的日文詞彙Motainai是「實在太浪費」 的意思,不只用來形容布料,或食物或物品,甚至是形容當有人去世,他們的親友也會用Motainai來表達這麼好的人離開了實在太可惜了,很具體很有意思!即使在當地學習日本傳統修補技術Sashiko刺子繡的時候,老師也只是容許繡至不多於2毫米的線才可以剪掉和換線,時時把Motainai掛在嘴邊,這種不是花費不起,而是處處對資源的尊重和珍惜,實在要多加努力去注意和學習!

這裡的衣服都充滿愛,一針一線,每一塊布都是由媽媽或是婆婆編織縫紉而成,當中包含了家族的故事、歷史和傳承;甚或是關於愛情的故事,有妻子造給丈夫的,也有男生為未來妻子遮風擋雨而造的稻草雨衣‧‧‧‧‧‧不禁令我們反思:現在由別人的媽媽和妻兒所造的廉價衣裳,當中又包含著什麼意思呢?越想越覺得Boro布藝跟日本的Wabi-sabi「侘寂」美學與哲學非常緊扣。「侘寂」哲學擁抱不完美,無常和不完整,所以「侘寂」美學裡會看到很多不對稱,粗糙,簡潔的元素,並欣賞自然物體和過程的自然完整性。如果你碰巧在東京的話,推薦你看這個展覽!

布文化と浮世絵の美術館
111-0032 東京都,台東區,淺草2-34-3
www.amusemuseum.com

刺子繡課堂的練習。

到日本長野學刺子繡

刺子繡應該算是一種易學難精的日本傳統民間藝術,Sashiko日語有小針小針的意思,是一種江戶年代留傳下來的手縫刺繡技巧,針步應該如一粒米的大小,主要以最基本的Running Stitch針步去做。古代刺子繡有着補強、保溫的作用,意思是因為布料物資短缺,農夫、漁民主要只有一套衣服,所以衣服破了會用刺子繡拼布縫補, 天冷的時候會多加幾層布上去為保暖之用。時至今天刺子繡已演變成為以裝飾作用、藝術性較強的民間藝術。

今次遠道來到長野縣的信濃大町市找到傳統刺子繡倉科文惠老師,學習傳統的刺子繡,今次我們來學習的是一目刺Hitomegashi,透過兩天的課堂學習。我們的這位文惠老師從十二歲起就開始做刺子工藝,至今已五十多年了,學習的時候,不禁佩服著她的堅持與耐力,在語言不通的情況下也非常細心的教導和親切地照顧著我們,很難忘我們最後說不完的日本式再見!

透過刺子繡思考人生

從來都覺得刺子繡根本就是冥想的一種,今次上課一邊繡一邊有很多靈感湧現。

1)基於傳統日式Motainai的生活態度,這就是老師經常掛在口邊的口頭禪,每每提醒我們不要浪費。就從老師教我們打結開始,她留下來的線頭不超過2cm。真的非常欣賞日本人惜物的意識,我們也要好好反思,好好的保護、珍惜地球上每一分一寸的資源!

2)刺繡是需要保持心境平和的狀態,才能繡得好繡得快,相反欲速則不達。而且當出錯的時候,盡快發現是很快可以修復的。

3)在起步時,是無法想像過程完成時候的畫面,但每一步都非常重要。當我們學習刺繡複雜的圖案時,每一步都需要思考「路線」如何走。這樣真的不禁聯想起我們在堅持的升級再造時裝路,這條路一邊走難免會有疑惑的時候,不知為何經歷了這兩天的刺子繡課堂,心中的結有點解開了一點點。刺子繡好像在告訴我們:每走一段路,風景都有它的美,在轉角位要小心翼翼地計劃下一步,走對了便會陸續有花開;這樣說好像有點抽象吧!有機會試試時,你便會明!

這個旅程由MAD創不同贊助Fashion Clinic到首爾和東京考察交留。MAD以香港為家,是個結合思考和行動的地區性協作平台──在這裡發掘創意的社會潛能、結識跨界別的Changemakers,一同以創意創新回應社會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