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老屈德川家康

撰文:來稿
出版:更新:

撰文:胡貞山
不知何故,近期不少香港的文人墨客,都喜歡拿日本歷史「借古諷今」,或者借題發揮。可惜,他們往往不作深究,乃至不求甚解,為了「諷今」生搬硬套,使人扼腕。

以香港作家鄭立為例,近日他在台灣《鳴人堂》撰文,題為《人為何工作?從德川家康看經濟動力》,以德川幕府創立人德川家康的「名言」借題發揮,便是錯漏百出,使人忍俊不禁。鄭立自稱「歷史學家」,但他在引用德川家康的所謂「名言」之前,卻不查證家康公有否說過此話。

他聲稱德川家康曾說:「要統治農民,要讓他們吃不飽也餓不死」,其實出自高野常道(1729-1815)的《昇平夜話》,《東照宮御遺訓》及《落穗集》亦有類似的記錄。然而,這些文獻出世之時,家康公已去世後多年,不能也無法證明德川家康曾有此言,可能是後世之人假借家康公之名,抒發自己的思想,或者只是輯綠一些民間流傳的典故。

比《昇平夜話》更早的文獻紀載,則出自《本佐錄》,同樣是他人手筆,難以引證家康公曾出此言。另一方面,《本佐錄》的原話是「百姓は財の余らぬ様に、不足なき様に治むること道なり」,譯成中文是「讓百姓既沒有餘財,又沒有(食糧)不足的問題,這才是治民之道」。鄭立那句「吃不飽也餓不死」,似乎是硬生生將兩番說話的意思合而為一。

江戶幕府的始創者德川家康。(圖片來源:Wikimedia Commons)

先撇開譯法,乃至家康公是否說過此事不論,鄭立為了借題發揮,在解讀這句說話之時,根本沒有查考當時的時代思想背景。以鄭氏解讀「餓不死」(「死ぬ様に」)為例,顯然忘記了那話是寫給封「建」領主看的治民心得。對於封建地主階級而言,如何有效地通過農民百姓收奪貢稅的同時,又不至於無以為繼,農村崩潰,所以要讓百姓「死ぬ様に」啊!這是一個關乎統治穩定的課題,跟什麼「沒有活下去的希望」,又有什麼關係呢?

況且,鄭氏可能不太知道,江戶時代的日本農民現在動輒自殺輕生的日人港人不同,假若他們生活難以為繼的話,是會鬧出「百姓一揆」的。雖然當時的農民,深知自己難以改變「一生為民」的命運,但是為了活下去,則是敢於跟領主拼命。因此,那句「名言」才要警惕領主慎防農民因饑荒而造反,跟港人沒有上流或上樓希望,便可能變得消極怠惰,完全不是同一回事啊。

至於「吃不飽」,原句只說「不讓百姓活的好」(「生ぬ様に」),而不是直接說吃不飽。與此同時,鄭立為了借「名言」談香港經濟,再次無視當時的歷史背景。需知道,當時日本剛從戰亂頻仍的戰國時代恢復過來,百姓本能上早已為了保命求存,盡可能讓自己及所在的村落逃過戰亂。因此,「對」領主撒謊虛報田產的情況十分普遍,百姓也一直跟領主鬥智鬥勇。

到了恢復和平的江戶時代,鬥智鬥勇的角力也並未停止,遇到貪婪的領主時,百姓便會起事抗爭。反過來說,站在領主角度,則希望把百姓的餘產收走自肥,或者用在藩國的財政上。畢竟,農業是江戶時代日本的經濟支柱,領主旗下的武士,都是靠著百姓的田貢養起來。

江戶時代(1603至1868年)是日本近世重要的和平時代。(圖片來源:Wikimedia Commons)

正是由於鄭立無視當時的歷史背景,他的所謂經濟偉論,其實只是引用了一句德川家康的「名言」,甚至不知他有否說過的話,然後自說自話,再老屈到家康公頭上。什麼「貧富懸殊會有害經濟」,江戶時代奉行等級制度,又何止是貧富懸殊啊?什麼「太窮的人會退而取援助金甚至行乞」,江戶時代的日本,普遍民眾生活並不豐裕,若農民不努力種田,乞能乞到什麼啊?還社會援助金,當時日本有現代香港的福利制度嘛?

最使人感到懊惱的地方,是鄭立此文背後的批評點略嫌有誤。究竟香港人工作是為了買樓嗎?樓的有無決定了人的慾望嗎?如筆者早前在其他地方提到,香港人的消費意慾並沒有因為樓價高昂而受到影響,遊日、韓,泰、台、澳的團日日出發,證明人們工作的原因,活下去的希望,並不只建基在能否發達,買不買到樓,也不是發奮的原動力。正因為香港社會現時崇尚物質生活,消費意欲不因樓市而減退,社會上追求名車、名牌、食好西、出外旅遊之人,遍地皆是。這證明香港人即使苦於高樓價,無法克服「有瓦遮頭」=置業買樓的迷思,但香港人仍然有其他的生活追求。反之,如果一個社會人人都覺得努力打工為供樓,才算奮發向上的話,這樣的社會不是人沒有慾望,而是社會已成病態物質社會了。

本文為來稿,文章純屬作者意見,不代表香港01立場。如欲投稿歡迎電郵至history@hk01.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