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EOPLE】得港人助養蒙古怕醜仔成才 籲家長助子女掌握3大技能

撰文:許懿安
出版:更新:

地圖上曾是組成「整片秋海棠葉」的一部分、歷史課本上臉圓圓的成吉思汗,還有民歌中「風吹草低見牛羊」的情境,是不少人對蒙古國(Mongolia)的印象。

蒙古國雖在1911年脫離中國獨立、放下「外蒙」的舊稱,1992年正式實行民主政治,惟它即使走出了紛亂的近代史,不少人卻未能擺脫貧困。亞洲開發銀行(ADB)的數據指出,該國21.6%人口生活低於國家貧窮線,每1000名出生的嬰兒中,有19人無法活到一歲生日。

接受《香港01》訪問的蒙古人博比(Bombi Otgonkhuu),是其中一名在國際組織與香港助養人協助下活出精彩人生的幸運兒。

博比在香港助養人的支持下,展開學生生活。他憶述小時真的很害羞,情況直至上高中才有明顯改善。(被訪者提供)

    納入助養計劃 改變一生    

他應記者要求以一句說話概括童年:「不論身心,我的人生都經歷過高低起跌。」博比幼時家境貧困、雙親失業,一家人只能在籬笆種植蔬菜勉強充飢。他成為機構助養兒童後終於能夠上學。他在校內很害羞,是個不說話的人。直至考入高中,家庭收入增加,他終能安心學習,性格才變得較開朗。

他很爭氣,雖笑着承認自己友儕中的壞分子,卻以優異成績完成高中課程並考入大學,再成功考取宣明會在社區設立的獎學金計劃,順利畢業。

當被問及為何修讀軟件工程的他會成為非牟利機構的宣傳人員時,他笑說「我的志願」變過好幾次。他小時最大的夢想是當歌手,因初中時已在家人組成的樂隊中演唱。他笑說在升讀高中後,哥哥成為醫生,所以他也想當醫生。

幼時家貧對本是沉默寡言的小博比有莫大影響(上圖)。他在助養人的支持下由小學讀到大學,蛻變成如今自信又開朗的模樣。(被訪者提供)

    延續助養者善行 投身社區服務    

他升讀高中後和朋友一起上教會,思想出現轉變,開始一起談論人生以及思考未來。他決定繼續升學,攻讀家庭事工的碩士課程。另一個讓他事業路徑改變的原因,是香港的的助養者:「我雖然未見過我的助養者,但我想表達我的謝意及延續她的善行。所以我決定在畢業後加入宣明會,服務我的社區。」

博比加入機構的宣傳部,現時負責6個鄉郊地區的計劃,也到多間學校學會,指導學生如何當記者,製作錄像以及訪問。

他說,機構在國內學校建立兒童友善空間,也讓教師學習有關保護兒童、兒童參與(child participation)及兒童福祉的知識。香港宣明會在當地展開長期的發展工作,雖然改變並非一朝一夕能發生,但數以萬計的人生活確有改善。

博比在蒙古宣明會宣傳部工作,教導學生有關報道採訪的技巧,是他的職責之一。(被訪者提供)

    童年應盡興 想叫就叫吧    

博比已婚,長子2歲,幼子11個月大。經常出差令他陪伴家人時間減少,他和香港不少在職父母一樣有類似的掙扎。

他說:「我有時兩、三天都無法見上孩子一面。他們的童年是可一不可再,所以即使我放工後很累,都選擇與孩子待在一起。」

日常工作以教育學童為主,博比看來也認為孩子有童真是很重要:「我認為兒童在兩至三歲時應活得像皇帝,想哭就哭、想叫就叫,喜歡的話可以玩耍一整晚。這是一生中最寶貴的時光。」

博比兩名兒子分別兩歲及11個月大,他不想錯過他們的成長歷程,無論放工回家後有多疲累,都堅持陪伴他們。他認為兒童應趁幼時掌握藝術、運動及語言技能,他們將一生受用。(被訪者提供)

    從小培養三技能 一生受用    

度過無憂無慮的童年後,博比認為兒子最重要是懂得甚麼?身為父親的他在正職以外,也是一名藝術家、歌手、作曲家及業餘籃球教練,所以認為孩子要在中學或高中時期便有三種技能,第一就是藝術,音樂、繪畫或跳舞都可,第二是運動,第三是語言。

他認為家長是孩子最親近的教練,一定要趁他們還年幼的時候,協助他們掌握這些重要技能。他說,栽培子女還有更重要的是,讓孩子感到人生是充實以及有價值。

當記者問他對兒子未來有何寄望時,他想兄弟倆將來也服務社群:「我不會要求他們一定要這樣做。他們也有自己想過的生活。我只是希望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