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an Lee逝世】Marvel作品成紀錄創造者 改變荷里活製作模式

撰文:張子傑
出版:更新:

Marvel漫畫創辦人史丹李(Stan Lee)周一(12日)離世,為他95年的不平凡人生劃上句號,不過他一手創立的超級英雄品牌仍會繼續發展下去。事實上,史丹李的創作風靡全球,成為吸金保證,同時亦為荷里活的製作文化帶來新衝擊。

擁有史丹李超級英雄版權的漫威工作室(Marvel Studios)自2009年獲迪士尼以40億美元收購後,推出的漫威系列電影全部大賣,更試過連續20部作品都成為開畫票房之冠,奠定收入保證的金漆招牌。據美國有線新聞網絡(CNN)指,漫威的作品在最近10年已經為迪士尼帶來180億美元進帳,成為荷里活史上最成功的品牌。

到底180億美元有多厲害?就是與迪士尼的另一賣座系列《星球大戰》(Star Wars)多年來總收入的一倍。而根據comScore的數據分析,無論是迪士尼、20世紀福斯(20th Century Fox)、索尼影業(Sony)等電影公司製作的漫威系列作品,在全球大賣300億美元。comScore資深媒體分析師德格拉貝迪安(Paul Dergarabedian)表示,史丹李作品對於美國文化及全球電影發展影響深遠,而且是非其他當代藝術家所能媲美。

Stan Lee逝世:Marvel之父史丹李(Stan Lee)生前聯同柯比(Jack Kirby)創作多個Marvel漫畫角色,包括雷神(Thor)、鐵甲奇俠(Iron Man)等。圖為史丹李2013年出席《鐵甲奇俠3》首映禮。(路透社)

史丹李的5大破紀錄作品:

《變種特攻》(X-Men,2000年)和《蜘蛛俠》(Spider-Man,2002年)

一些上世紀的超級英雄片如《超人》(Superman:The Movie,1978年)、《蝙蝠俠》(Batman,1989年)等已經是票房保證,不過直到2000年代的《變種特攻》和《蜘蛛俠》才令荷里活發現改篇漫畫的強勁吸金能力。
《變種特攻》除了令澳洲男星曉治積曼(Hugh Jackman)奠定「狼人」地位外,這套作品亦在全球大收3億美元。《蜘蛛俠》開畫時成為票房冠軍,最終全球票房錄得8億美元收入。《蜘蛛俠》系列至今帶來近50億美元進帳,反映其高企的受歡迎程度,而新作將於12月上映,到時票房或可再創新高。

《鐵甲奇俠》(Iron Man,2008年)

這套由羅拔唐尼(Robert Downey Jr.)主演、在2008年公開的作品徹底改變電影行業,它不單止在票房方面報捷外,迪士尼亦利用這個機會創作「漫威電影宇宙」(Marvel Cinematic Universe),將史丹李的超級英雄作品連在一起,建立連貫和合理的全新世界觀,而史丹李本人亦不時在這些電影內客串,為大家帶來驚喜

10年前上映的《鐵甲奇俠》,東尼史達歷劫回來後出席慈善晚會,Stan Lee今次飾演在門外正左擁右抱的名人。而《鐵甲奇俠》正是開托「漫威電影宇宙」(Marvel Cinematic Universe,MCU)的首部作品。(網上圖片)

《復仇者聯盟》(Avengers,2012年)和《復仇者聯盟3:無限之戰》(Avengers: Infinity War,2018年)

《復仇者聯盟》2012年上映時,成為史上首套在周末的美國票房獲得2億美元收入的電影。其續篇《復仇者聯盟3:無限之戰》差不多將所有漫威角色出場外,票房總收入更超過20億美元,成為10大票房收入之最的第4名。

順帶一提,該10大排名中,有4套作品都是來自史丹李的手筆,除了剛才提過的《復仇者聯盟3:無限之戰》和《復仇者聯盟》(第6位,15.19億),還有《復仇者聯盟2:奧創紀元》(第8位,14.05億)和《黑豹》(第9位,13.44億)。

往後的Marvel電影,將不能看到這熟悉身影。(網上圖片)

《黑豹》(Black Panther,2018年)

提到《黑豹》,它不單止是十大票房之一,飾演片中主要角色的演員如Chadwick Boseman、米高B佐敦(Michael B. Jordan)、金像女星Lupita Nyong’o 等都是黑人演員,打破荷里活電影由非白人主演等於票房毒藥的錯誤觀念。

(美國有線新聞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