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媒體戰】中國網民「走出去」 防火牆為何時高時低?

撰文:鄭逸雯
出版:更新:

社交網站Facebook、Twitter周一(19日)宣布,近期根據「平台操縱政策」(platform manipulation policy)封鎖了大量來自中國的賬號,因這類賬號存在垃圾信息、有組織的行動、假賬號、有組織的活動或躲避封號等行為。Twitter更指,有理由相信這些帳戶獲中國官方支持,以「刻意在香港問題上搬弄是非,嘗試干擾香港示威運動」為目標。
應該說,這股來勢洶洶的「愛國」勢力背後,縱然有政府鼓舞,也應是確實發自民間。頗令人莞爾之處在於,人人皆知中國存在封鎖境外網絡的「牆」,但這無阻中國網民「走出去」,在國際輿論佔據一席之地。

「牆」是什麼?

中國在1994年加入互聯網,次年向民眾開放,被視為對外開放政策的延續。但在中國人首次接觸網絡的同一時期,當局便開始研發能夠監視網絡信息、屏蔽特定網址的技術,即「金盾工程」。自2000年以來,這套技術為俗稱「防火長城」(The Great Firewall)的大型網絡審查機制奠定基礎。

「防火長城」能夠封阻當局不認可的網站、強令搜索引擎過濾「有害」內容,並獲取民眾的上網紀錄、連結國家安全機構。報道續指,中國政府擁有一支最少5萬人的網絡審查團隊,另外召集一班社交網絡KOL,估計每年發布逾5億親政府的評論。根據《南華早報》引述Greatfire.org報道,在全球1000大網站之中,最少135個網站在中國內地無法進入,當中包括Facebook、Twitter、YouTube、Google等。

中國網民:港人普遍使用的Facebook,中國內地早在2009年已經封禁。圖攝於香港街頭。(AFP)

翻過「牆」頭的是誰?

然而高牆之下不無例外,「防火長城」也並非密而不漏。其針對的對象,很大程度上只是一般國民。例如經當局批准在國內營運的跨國企業,能夠通過電訊公司獲得合法的「翻牆」服務——VPN(Virtual private network),而這也是諸多普通國民所使用的「翻牆」渠道。

另外,部分官方傳媒會利用不受「牆」限制的境外代理公司,在被封阻的網絡平台發布內容。《人民日報》、新華社、中央電視台CCTV均有自己的Twiter專頁,活躍於境外社交網絡,與國際媒體互動。此外,這些官媒亦不時在Facebook和Twitter購買廣告位,針對香港示威發表負面或批評看法。

處在風口浪尖的官方傳媒,在國內則着眼於稱頌民間組織的自發愛國行為,當中最受矚目的莫過於「帝吧」與「飯圈女孩」。這兩股網民勢力在最近數周組織「出征」行動,蜂湧Facebook、Twitter、Instagram、連登等「牆」外社交網絡,就香港事件展開罵戰。

中國網民:圖為「帝吧出征」的海報。(微博)

網絡亞文化變「主旋律」

令人啼笑亦非的是,「帝吧」和「飯圈女孩」這兩個網民團體,原本是中國網絡亞文化(sub-culture)的代表,原本應是全然沒有交集的兩個群體。

「帝吧」即「大帝貼吧」的簡稱,最初是中國足球球員李毅的粉絲為他開設的百度貼吧。傳聞他曾自誇自己可媲美法國傳奇球星、花名「大帝」(King of Highbury)的亨利(Thierry Daniel Henry)。百度貼吧是內地最早的網絡論壇之一,「帝吧」迅速聚集大量男性網民,當中不少人並非球員擁躉,而是以嘲諷心態加入討論,內容也從足球延伸至時事、社交、八卦等等。

自從2000年代創立,「帝吧」孕育一批亢奮的「網軍」,以激進的方式展現其愛國主義的一面。例如他們曾「討伐」傳聞不尊重中國粉絲的明星,韓星super junior、G-dragon均在其列,形式多為在該明星的貼吧發布「討伐」貼文,當中頻頻出現粗俗文字。以「帝吧出征」為名,這班網民製造一場又一場帶有沙文主義色彩的狂歡,也因此數次被百度官方整治。

中國網民:圖為中國網民製作的「帝吧」與「飯圈女孩」海報。(微博)

而「飯圈女孩」指的是某位明星的「死忠」,不時被網民貼上「狂熱」、「無腦」的標籤。過往這一團體與政治相隔甚遠,今次卻被香港示威事件激發愛國情緒,運用為Idol「控評」(即操控評論)等粉絲獨有的技巧聲援「阿中」(即中國)。

原本屬邊緣群體的「死忠」和「憤青網軍」,如今得到共青團中央及其他官方機構背書,一躍成為「民間愛國組織」。但以這種形式「走出去」的中國網民,將為中國呈現怎樣的國際形象,又是另一個話題。

輿論控制的水閂? 「牆」可高可低

在稱讚中國網民搶佔國外輿論場的同時,官媒卻避談「翻牆」行為的合法性。實際上,企業及個人提供未經中國政府認證的VPN服務是違法,當局從2015年開始進行數次打擊非法VPN的行動,勒令大批「翻牆」手機程式下架,提供和銷售這一服務的人士被罰款,甚至有人經歷牢獄之災。不過,在過去十數年間,使用VPN卻一直是「灰色地帶」,官方對於各VPN運行情況的管控也是時寬時緊。

中國網民:自2015年開始,未經中國政府認證的VPN「翻牆」服務屢遭封禁。(AFP)

從過往事例可看出,中國政府擁有調節「牆」之高低的方法,普通網民「翻牆」的難度也隨之變化。通常在重大政治事件時間節點即將到來時,大批VPN會突然失效,令「翻牆」格外困難,背後體現當局維護社會輿論穩定的考慮。2015年中國紀念二戰結束70周年、2016年全國人大、2017年中共「十九大」召開時,均出現這種情況。

由此可見,對於中國政府來說,「牆」的作用並非一味阻隔外界信息,而更像是把控國內網民能夠接觸到的信息量的「水閂」,目的仍是維持社會穩定,確保「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能夠愈發佔據內地輿論的主導地位。也因此,亦可以預估,隨著「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愈發得到國內網民的認同,官方對於互聯網訊息的管控,亦會有所變化。

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2013年8月在一場非公開講話中稱,「互聯網已經成為輿論鬥爭的主戰場」。因此,當這批「帝吧」及「飯圈女孩」自發組織類似此次的活動,這顯然是中國官方喜聞樂見的。而當這類人群嘗試搶佔國際「戰場」,中國政府是否會反過來調低「牆」的高度,讓在「牆」內建立起愛國價值觀的中國網民「走出去」影響外界輿論,值得外界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