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Telegram也開始賣廣告:「用戶商品化」是定律?

撰文:伍振中
出版:更新:

《華爾街日報》(Wall Street Journal)日前披露,由於Telegram需要償還4月底到期的債務,以及同一時間應付因近期用戶數目日益膨脹所帶來的數據庫及頻寬運營壓力,管理層將向私人投資者發放超過十億美元債券。Telegram創辦人兼行政總裁杜洛夫(Pavel Durov)亦已宣布,Telegram將會售賣廣告以增加收入,應付因用戶膨脹而猛增的營運成本。
當以保護用戶數據至上的Telegram也要開始賣廣告,不少人開始擔心,Telegram是否也要走上「將用戶當作商品」的路了?

現旅居杜拜的杜洛夫,去年底在其公眾Telegram頻道上曾寫道:「考慮這個項目(指Telegram)的規模愈來愈大,我們每年需要數以億計美元去運營……做到這個目標的同時,我們會保持獨立,並堅守我們的信念。」

這句話,而被視為Telegram可能將會放棄持續以非營利形式運作的先兆──Telegram以往是通過向投資者發行一種名為Gram的加密貨幣而獲得融資,以維持應用程式基本運作。但隨着美國政府對加密貨幣規管趨嚴,Telegram與當局打上官司,令其以加密貨幣保持運營的方式,難以繼續實行下去。更重要一點,是Telegram用戶愈來愈多,這種營利方法也逐漸難以彌補成本開支。

Telegram創辦人兼行政總裁杜洛夫(Pavel Durov)已宣布,將在平台售賣廣告以增加收入,應付因用戶膨脹而猛增的營運成本。(Getty Images)

杜洛夫與其弟弟尼古拉(Nikolai Durov)是俄羅斯最大社交網站VK的創辦人,惟2014年被踢出管理層。後來他們到處「流亡」,期間創辦了Telegram。現今Telegram營運中心設在杜拜。官方網站稱英國及歐洲用戶的數據會儲存於荷蘭的第三方數據中心,而其他地區用戶的數據儲存位置,官方則沒有列明。

這大半年以來,WhatsApp修改私隱條例及其母公司Facebook陷入反壟斷輿論風眼之中,各地普羅大眾紛紛從WhatsApp「轉場」,轉而使用Telegram、Signal等替代應用程式。Telegram的加密技術吸引一大批開始着重網絡安全意識的網民。現時Telegram月活躍用戶總數約為5.5億;預計2022年底前,月活躍用戶總數將會衝破十億大關。據Telegram官方發言人表示,Telegram用戶年增長率已連續數年錄得超過40%。

WhatsApp修改私隱條例及其母公司Facebook陷入反壟斷輿論風眼之中,各地普羅大眾紛紛從WhatsApp「轉場」,轉而使用Telegram、Signal等替代應用程式。(Getty Images)

Telegram最初創辦之時,以保護用戶私隱和確保訊息交互加密安全來吸引全球各地用戶,並倡議堅守資訊自由、言論自由、獨立於一切強權的價值觀。正因Telegram此等技術紅利及價值觀倡議,近幾年各地大規模群眾示威期間,Telegram往往成為示威者圈子間最重要的溝通工具,它亦因而成名。很多使用者都相信,Telegram不受政治勢力及資本家金權左右,真正能夠確保私隱安全和人身自由。

多人用,技術問題也就應運而生。Telegram需要充足現金流去應付迅速增長的用戶群及數據壓力,擴建及維護伺服器。Telegram自成立以來一直堅持單靠加密貨幣發行及其增值的商業模式,很難令它維持到如此龐大的成本支出。

因此,Telegram需要尋找其他收入及融資渠道,包括增加發債及引入廣告模式。杜洛夫早前亦透露,將會向個人用戶及企業用戶提供一系列收費增值功能,以及引入收費通訊貼圖(stickers)。

近幾年各地大規模群眾示威期間,Telegram往往成為示威者圈子間最重要的溝通工具,因而成名。圖為2020年白羅斯反政府示威現場,當時Telegram成為示威者主要資訊傳播及新聞發送工具。(Reuters)

廣告收入之於「數據的價值」

其實,觀乎各大即時通訊應用程式,只靠通訊服務而實現盈利的例子其實不多。

WhatsApp創辦人Brian Acton與其矽谷班底在2018年另起爐灶的Signal,主要是由其基金會依賴捐贈,來支撐營運成本;在年初GME美股風暴中,成為網絡散戶即時訊息交流大熱平台的Discord,去年亦憑靠會員升級收費服務而錄得約1.3億美元收入,惟仍然未實現純利。

然而,即時通訊應用程式的價值在於「數據」。像WhatsApp,其母公司Facebook雖然並未透過WhatsApp直接向用戶收取定額金錢,但所謂「如果商品是免費,那麼你就會變成商品」,WhatsApp最值錢的地方就是擁有全球數以億計用戶的數據資訊,它有助科網公司為廣告客戶投放「目標式廣告」(targeted ad),提高宣傳效果。這就是即時通訊應用程式上的數據價值。

從「目標式廣告」說起:對科網巨企的權力規範想像

一名社運人士戴上Facebook創辦人朱克伯格的面具,來到位於比利時布魯塞爾的歐盟委員會大樓外,呼籲規限科網公司權力。Facebook一直被人詬病,掌控了太多個人用戶數據,並以數據作為營銷工具。(AP)

Telegram的情況是,它需要堅持保護用戶資訊私隱的原則,因為這正是Telegram得以招徠用戶的優勢,不過,便會失去上述像WhatsApp之類由用戶數據衍生的商業價值。

Telegram宣稱廣告內容只會出現在專屬宣傳頁面,並不會影響個人通訊,更強調不會以用戶數據販賣廣告。這個承諾固然矢在為用戶私隱及數據安全提供保障,但談到廣告效益的商業價值,難免會被削弱了大半。當Facebook等科網巨頭能夠提供「目標式廣告」之類高準繩廣告之際,Telegram非建基於用戶數據的廣告模式是否還能夠吸引客戶?這需要打上一個問號。

科網巨企以及一眾中小型應用程式公司,最初都是向用戶提供免費網絡服務,然後通過「營利化」(monetize)用戶數據的方式獲取龐大收入。(Getty Images)

向Kakao、WeChat「亞洲模式」取經

談到即時通訊程式的可行商業模式,我們其實可以嘗試看看主要在亞洲地區興起的「亞洲模式」,整個即時通訊生態環境幾乎完全不同。

舉例如日韓合資的LINE、韓國KakaoTalk與中國的微信(WeChat),這些應用程式本身除了有即時通訊功能外,還有新聞資訊、購物比價、電商平台等周邊配套功能,讓其成為長期用戶必備的生活應用程式。這幾個應用程式在各自被廣泛應用的國家,幾乎都是圍繞當地國民生活的「超級應用程式」(SuperApp),即時通訊功能雖然是其核心,但牟利不多,其周邊配套功能,才是為其母公司帶來豐厚利潤的地方。

韓國Kakao是最典型一例。它的核心是即時通訊,但近幾年母公司藉KakaoTalk佔韓國國內接近九成的用戶覆蓋率,積極開發信貸、電子支付、遊戲、漫畫影視製作等業務,還打造了一系列「Kakao宇宙」可愛卡通偶像,在各地開設品牌專門店,販售周邊商品,盈利生態十分多元。

這些業務基礎,恰恰便是透過提供即時通訊服務而獲得的廣大核心用戶群。現時,Kakao已成為韓國最大的新興互聯網財閥之一。

Kakao Talk是韓國廣受歡迎的即時通訊程式,活躍用戶佔該國人口接近九成。近年母公司Kakao積極開發信貸、電子支付、遊戲、漫畫影視製作等業務,成為韓國新興財閥。(Kakao網頁)

不過,這種基於即時通訊服務而發展的「超級應用程式」商業模式,需要極大的成本和用戶基礎,而且極容易造成單一寡頭壟斷。

這對整個即時通訊業界及互聯網倫理秩序是好是壞,則見仁見智。而且,這種商業模式不代表不會涉及數據安全問題:像信貸、電子支付之類的金融服務,一樣會儲存用戶的生活隱私數據,這類數據會被「商品化」的可能性也很大。

「超級應用程式」圍繞用戶生活,同樣會出現「用戶商品化」的數據安全問題。(Getty Images)

總括來說,從Telegram需要開發額外收入渠道的案例,討論到今天即時通訊程式的可行商業模式,可以大約了解到,在現今互聯網世界,單靠即時通訊服務,實在很難實現長期盈利。

那麼,提供即時通訊服務的企業最終只有兩個方案選擇:一是走上「以用戶為商品」的「目標式廣告」販售模式;二則是「超級應用程式」模式,透過其他周邊服務向用戶收費,開發其他收入渠道。

兩者的共同之處在於:在即時通訊服務免費的前題下,用戶皆有可能成為「商品」。故此,即時通訊程式要維持運作,乃至擴張規模,「用戶商品化」似乎是無可避免的定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