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micron│美藥廠拒開放疫苗專利 白宫只能無可奈何

撰文:毛詠琪
出版:更新:

Omicron變種病毒在全球迅速蔓延,其威脅性及危險性目前仍未清楚,但加快全球疫苗接種仍是箇中關鍵。然而,在Omicorn首度發現的非洲大陸,接種率仍然低迷,擁有高效率mRNA疫苗技術的美國藥廠在疫苗面世一年後,始終不願開放技術專利,拜登政府縱使口頭上支持豁免,實際上卻毫無寸進。

上月中, 輝瑞正式向美國食品及藥品管理局(FDA)申請批准使用實驗性抗病毒藥Paxlovid作為新冠治療藥物。該藥在後期測試顯示有效降低患者入院風險,降低成年人患者死亡率達九成。該藥跟默克東(Merck)的新冠口服藥molnupiravir類似,適用於輕度至中度病症患者。輝瑞跟隨默沙東的步伐,跟聯合國支持的「藥品專利池」(Medicines Patent Pool, MPP)簽定協議,允許仿製藥廠製造該藥的廉價版,供應給95個中低收入國家。

這對於全球抗疫而言固然是一大喜訊。然而,輝瑞這次開放新冠口服藥專利,跟他們始終拒絕分享疫苗配方專利形成了鮮明對比。

有英國民眾已接種輝瑞加強劑疫苗。(AP)

由輝瑞與BioNTech研發的mRNA新冠疫苗面世至今,在全球已售出35億劑,其有效率超過九成,至今仍是最有效的新冠疫苗之一,即使面對Delta變種病毒效果仍然理想。然而,輝瑞疫苗絕大多數為發達國家所採購,只有極少數mRNA疫苗售予或轉贈至發展中國家。而輝瑞mRNA疫苗的銷售額預計在2021年達到360億美元(約2,800億港元),到2022年仍達290億美元(約2,258億港元)。而另一mRNA疫苗生產商莫德納(Moderna)預計今年亦可獲得約122億美元(約873億港元)收入。

輝瑞被指跟窮國簽署「不平等條約」

而且,有美國消費者權益組織指出,輝瑞雖向發展中國家以較低售價出售疫苗,但在條款上利用權力「把盈利最大化及轉嫁風險」。《華盛頓郵報》10月19日報道,輝瑞簽訂73份合同,僅五份被有關國家的政府公開。消費者權益組織Public Citizen取得了輝跟阿爾巴尼亞、巴西、哥倫比亞、多明尼加、歐盟及秘魯政府簽定的合同草案,有審查過這些合同條款的專家認為輝瑞部分要求極端。

Public Citizen指,輝瑞首先是通過保密條款使各地政府保守沉默,其次是公司有權禁止政府接受第三方捐贈額外的輝瑞疫苗。另外,輝瑞要求部分國家放棄主權豁免,在與巴西、智利、哥倫比亞、多明尼加共和國達成的合同,這些國家喪失了「預防性扣押任何資產」的豁免權。喬治城大學公共衛生法教授Lawrence Gostin形容,「這幾乎等於一家公司要求美國以大峽谷作為抵押品」一樣。Public Citizen又指,輝瑞在這些合同草案中,保留了自己在關鍵決策上擁有唯一決策權。其中,在阿爾巴尼亞、巴西及哥倫比亞的合同中便加入條款:在疫苗短缺情況下,輝瑞有權單方面更改交貨時間表,而不受懲罰。

首先發現變種Omicron病毒的南非,已是非洲新冠疫苗率最高的國家之一。(AP)

捍衛mRNA知識產權

由此可見,美國大藥廠在全球疫情防控可謂握有「生殺大權」。不過,公共衛生專家認為,如今單靠富國捐贈數以億計疫苗已不能有效解決問題,專家認為更好的辦法是:由發展中國家自行生產「黃金標準」的mRNA疫苗。

過去一年來,發展中國家及世衛(WHO)一直呼籲各大藥廠豁免新冠疫苗及治療的知識產權,然而一直受到加拿大、德國、澳洲、英國等發達國家反對;而在美國,跟上任特朗普政府不同,拜登政府亦支持有關倡議。衛生部門官員指摘大藥廠拒絕開放疫苗專利,導致中低收入國家疫苗短缺,至今非洲人口的整體接種率僅7%。

輝瑞堅持的說法是,mRNA疫苗技術複雜,由第三方生產商製造或容易出錯,影響公眾信心,因此堅持加大自身產能,並以較低廉價格售予發展中國家。輝瑞一位發言人表示:「與我們的口服抗病毒藥不同,它(口服藥)是一種小化學份子,高質量的疫苗是大的生物分子,需要一致的生物生產。」、「在任何情況下,這都是一個異常複雜的過程,在大流行期間更是如此。」至於另一廠商莫德納亦反對讓窮國自行生產mRNA疫苗,行政總裁Stephane Bancel曾說:「你不能聘請到懂得做mRNA的人:這些人並不存在。」

輝瑞與BioNTech疫苗為高有效率的mRNA疫苗,預計也能針對新變種迅速調配。(AP)

發展中國家具備生產mRNA疫苗能力?

Public Citizen藥品分配專家Zain Rizvi指出,輝瑞與莫德納對它們技術的專利鎖定時間越長,在未來,他們在任何癌症或其他疾病疫苗研發的優勢就越大。因此,當一家公司擁有正常運轉的生產線時,把mRNA內容轉換成瘧疾或HIV病毒等不同病原體來製造疫苗,都會是一個簡單的過程。

根據英國牛津大學的Our World in Data統計數據,全球僅0.6%接種於低收入國家民眾身上。而且,大多數低收入國家買到或獲捐贈的都不是mRNA疫苗。有效率偏高的mRNA疫苗絕大多數都流向付得起錢的發展國家。

隨着Omicron變種肆虐,外界再次關注到印度與南非牽頭爭取疫苗專利三年豁免權,歐盟對此呈現出內部分歧,但布魯塞爾方面仍主張保護專利,並寄望華府只是「口頭上支持豁免」,並非真正落實。現時,不少國家陸續展開第三針接種,使這種疫苗不平等的情況更加明顯。不論富國或窮國的衛生專家都指出,在發展中國家擴大疫苗產能的做法不單只可行,更是保衛全球及終結大流行的必須策略。美國疾控中心前總監Tom Frieden向《紐約時報》指,在其他國家設立mRNA生產線應該馬上開始。

印度較頂尖的疫苗生產商相信有能力開發mRNA疫苗生產線。(AP)

專家亦指出,mRNA疫苗比起傳統疫苗所需的工序、材料、生產空間都較少,非洲、南美及部分亞洲國家都有廠商具備技術生產mRNA疫苗。大部分估計設立相關生產線的成本約為一至二億美元(約7.8至15.6億港元)。

事實上,mRNA疫苗跟傳統疫苗在生產上有多個顯著差別,前者昰一種酶促過程( enzymatic process),不像後者般涉及活細胞,而且mRNA疫苗製造跟製藥較為相似。整體上,生產mRNA疫苗比起傳統疫苗安全,同時更迅速和便宜。《紐約時報》列出了位於三大洲、六個國家的10間具備生產mRNA疫苗潛力的製造商,在生產經驗及設備、人力資本、生產管控等方面皆見理想,包括印度、泰國、南非、巴西等地的廠商。

有專家估計,在獲得疫苗配方及技術支援,巴西或南非這些廠商仍需時18個月才能製成首批mRNA疫苗。以南非開普敦的生物技術公司Afrigen為例,在世衛與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NIH)等專家協助下,正研究仿製類似莫德納藥廠的mRNA疫苗。該公司總經理表示,如果莫德納願意提供「配方」,他們可能在一年內研製出複製品,否則估計需時三年。

歐盟與美國拒絕開放疫苗專利,被批評是對發展中國家實施「疫苗種族隔離」。(AP)

莫德納恐與NIH對薄公堂

目前,輝瑞與莫德納兩款mRNA疫苗已投入使用接近一年。而新冠mRNA疫苗已經成為人類醫療史上在一年內賺錢最多的產品,估計單計今年就有望創造530億美元(約4130億港元)收入。不過,藥廠方面未見打算讓步,堅持擴大自家疫苗產能:莫德納早前宣布會斥資5億美元在非洲設立自家疫苗生產線(並未透露設廠目的地)。至於研發輝瑞疫苗mRNA技術的BioNTech此前已宣布,在未來四年於非洲設廠。

美國藥廠及部分供應鏈專家一再強調,平均地分配現有廠商生產的疫苗,才是解決供應不足的最佳辦法。縱使華府上下都希望大藥廠為發展中國家多做一些,甚至開放mRNA新冠疫苗專利,然而仍似拉牛上樹。

莫德納近日亦與國家衛生研究院(NIH)就着新冠疫苗專利起爭拗。雖然莫德納疫苗由研發到商業化都獲得美國政府大額資助,估計涉及金額高達25億美元(約195億港元),但莫德納7月所提交的一項關鍵技術專利,並未包括三名NIH的科學家。莫德納否認這三名科學家該項基因排序技術的共同發明者,恐與NIH對薄公堂。

無論哪方說法為準,事件再度突顯美國政府與製藥業之間的複雜關係,納稅人有份出資開發的疫苗,公眾卻無法享有較大的話事權。美國縱使享有最頂尖的製藥及醫療科技,但卻無力平等地協助全球早日結束大流行,藥廠堅持賺錢的原則本應該受到抨擊,白宮無力改變現狀更是凸顯出美國政府與大藥廠關係之痛處。多年來,大藥廠在云云行業之中最不得民心,美國社會上不少反疫苗人士、疫苗猶豫者正是最不信任大藥廠的一群,對於國家自身抗疫也是一大諷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