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人大對峙美國參議院 中共能否捨棄「外宣」的定義?

撰文:王新
出版:更新:

《反外國制裁法》在6月10日閉幕的中國全國人大常委會上被審議通過,立刻引發輿論熱議。

內地輿論大抵認為《反外國制裁法》將成為反制西方的強有力工具、對抗美國「長臂管轄」的一記「重拳」。同一天的《人民日報 》3版上,中國全國人大外事委員會刊登聲明公開批評美國,指責美國國會參議院6月8日通過《美國創新與競爭法》(American Innovation and Competitiveness Act)是「充斥冷戰思維和意識形態偏見」,「打着『創新和競爭』旗號」,「詆譭抹黑中國發展道路和內外政策」。

在此之前的相當一段時間,美國、歐盟、英國、加拿大等國家因為港區國安法、新疆維吾爾人權問題等,多次宣佈對中國政府機關、組織和官員實施制裁。另外,包括華為、中興、字節跳動、騰訊等在內的越來越多中國企業也受到美國的制裁。

作為應對,中國商務部曾在2020年9月出台過《不可靠實體清單規定》,2021年1月出台《阻斷外國法律與措施不當域外適用辦法》,這些尚且都是政府部門的行政規定,《反外國制裁法》在中國人大常委會上的通過,則意味着中美兩國在貿易戰、科技戰、輿論戰等層面展開對抗後,法律戰已經開始。

另據公開信息,2021年3月中國全國兩會召開期間,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長栗戰書宣示:「任何時候、任何情況下,只要黨(中共)和人民需要,人大就將毫不猶豫站到一線進行法律的、政治的、外交的鬥爭,伸出肩膀扛起應盡的政治責任。」

結合5月31日的中共中央政治局集體學習時,習近平提出「要加快構建中國話語和中國敍事體系」,要求各級領導幹部「主動做國際傳播工作」,把「加強國際傳播能力建設」「納入黨委(黨組)意識形態工作責任制」,可以認為,在美國的步步打壓之下,中共高層應對美國佈局的全方位競爭,也包括對外傳播領域。

2021年3月8日,全國人大委員長栗戰書在全國人大會議開幕式上作報告時稱,如果國家需要,人大將隨時站到第一線。 (Getty )

眾所周知,中共的宣傳體系,對內被內地民眾官話連篇、味同嚼蠟;對外也是被輿論視作為了政治宣傳工具。這種負面印象一方面與中共宣傳系統長期「政治掛帥」,將傳播和宣傳混為一體,官僚主義和形式主義嚴重,其結果就是傳播效果只求上級滿意,務求避免觸碰政治紅線等積弊有關,另一方面也關乎中西方政治體制的不同。

在全球諸多國家中,目前只有中國、朝鮮和越南這樣的社會主義國家才有專門的宣傳部門。中宣部則是1924年模仿蘇共中央宣傳鼓動部的模式成立,負責「一切理論、主張、教育、文化、文藝等等均屬於宣傳鼓動活動的範圍」。

「中共中央宣傳部」比較早的譯法是Propaganda Department (CCCPC),而propaganda在今天以西方價值觀為主流的國際語境中,往往帶有貶義含義。直到1990年代,在很多專家學者的建議之下,中宣部英文名稱才更正為Publicity Department of the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Publicity是指公之於眾、廣而告之,含義相對中性,不那麼貶義。

2015年4月3日,位於西長安街5號的中共中央宣傳部,圖中的紅頂建築,非常的低調。(多維新聞)

即便如此,西方媒體尤其是正在與中國大打輿論戰的美國媒體,在提及中共宣傳時仍然更多選擇用Propaganda一詞。

不管是近年在新疆話題上發起的「種族滅絕論」,還是更早時借用達賴喇嘛所稱的「中共干涉藏民宗教信仰自由」等話題,各種輿論戰中,美國總能佔據主動,而中國則往往淪為被動解釋卻效果不佳的那一方。2014年10月23日的中共十八屆四中全會上,習近平就曾説,「客觀地講,國際輿論格局依然是西強我弱。」

美國自建國那一刻,就是一個具有高度戰鬥性、擴張性的外向型國家,18、19世紀向西部擴張,20世紀向世界擴張。美國不僅在和中國的輿論戰中一直穩佔上風,讓中共宣傳機構疲於應付,還曾經瓦解了當年號稱擁有百萬宣傳大軍的蘇聯。

就是這樣的美國,卻沒有專門的宣傳機構,為什麼?因為美國等西方國家奉行「看不見的宣傳」(unattributable propaganda)。

2020年12月25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開民主生活會現場。(新華社)

美國沒有官方宣傳部門,可以一邊通過荷里活等非官方機構,對外輸出美國的政治、經濟、社會價值觀,一邊將設有宣傳部的國家定義成「進行國際宣傳操控」的幕後黑手,號召國民自發抵制外來宣傳。

當中國全國人大這樣的權力機構,走向中美衝突的第一線,中共的對外溝通佈局已經改變。雖然中共未必會模仿美國「看不見的宣傳」思路,但如果要打破「有理説不出、説了傳不開」的尷尬局面,那麼在面向外部的國際傳播中,就有需考慮去掉現在西方社會所排斥的「宣傳」定義,將「政治掛帥」下有形的、容易引發外界抵觸的宣傳機構和形式,轉化為無形的、更具客觀形象的國際傳播架構和方法。只有如此,中共才能成功爭奪中國在國際舞台上應有的話語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