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進也是退」 香港亟需讀懂駱惠寧的諄諄告誡

撰文:孫瀾
出版:更新:

8月23日,由國務院港澳辦、國家發展改革委、科技部、中國人民銀行等多個部門組成的國家「十四五」規劃宣講團在香港舉行系列宣講活動,香港中聯辦主任駱惠寧作開幕致辭時表示,香港發展的最大機遇在內地,「不進則退,慢進也是退」。這既是中央對香港的警示,也是香港不得不面對的現實。
修例風波後「由亂及治」的香港,在新的歷史階段,是時候思考自身定位和未來發展的着力點了。

在講話中,駱惠寧提了三點:認清國家規劃要求,全面把握香港的發展方向;融入國家發展大局,不斷提升香港的競爭優勢;善用國家政策支持,努力開創香港發展新未來。從「認清」到「融入」再到「善用」,從認識論到方法論,言簡意賅,表明了中央對香港的要求和期待。認識是行動的先導,對今天的香港來說,尤其迫切地需要認識到,發展是硬道理,香港的發展離不開內地,融入國家發展大局並善用國家政策支持,香港才能重整旗鼓再出發。

與香港一河之隔的深圳,便是最好的例子。深圳作為中國改革開放的橋頭堡,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經濟的試驗場,從1980年設立經濟特區到今天,已經由最初毗鄰香港的一個兩萬人的小漁村,發展成為人口超過2,000萬的現代化國際都市,與北(京)上(海)廣(州)並列為中國「一線城市」,經濟規模超越香港,僅次於北京、上海。

2020年深圳市地區生產總值(GDP)超過為2.76萬億元人民幣,居亞洲城市前五位,進出口總額突破萬億元,其中出口額實現內地城市「二十八連冠」;人均、地均地區生產總值居內地城市前列。反觀香港,整個2020年,香港完成的名義GDP為2.71萬億港元,按平均匯率換算為2.41萬億元人民幣,不僅低於深圳市,也低於大灣區三大核心城市的另一城市廣州市。

深圳之所以能夠後來居上,除了國家的政策支持,更重要的是深圳讀懂了國家的發展方向,抓住了改革開放賦予的歷史機遇,其中的關鍵更在於自身的主動——利用好自身的條件,主動融入國家發展大局。

駱惠寧在會上致辭。(香港中聯辦)

回顧歷史,改革開放初期,深圳憑藉區位優勢和特區政策優勢,率先參與國際循環。深圳依託毗鄰香港的區位優勢以及經濟特區的政策、稅收等方面優勢,積極承接香港的加工裝配訂單,吸引大量「三來一補」企業到深圳落户。1979年底,興辦了200多個「三來一補」企業,與香港形成了「前店後廠」的合作模式。同時,承接台灣勞動密集型製造業,一大批台企紛紛在深圳設廠開展加工貿易。這一時期為深圳的騰飛奠定了基礎。

20世紀90年代,隨着鄧小平發表南巡講話,中國改革開放進入新階段,加大對高新技術的引進,深圳開始從「深圳加工」向「深圳製造」邁進。至2000年末,深圳已有161家先進技術型企業。這一階段,「深圳製造」享譽全球,1993至2000年,深圳連續8年進出口總額位居全國大中城市第一位,電訊器材、家電、玩具、箱包、鞋帽等遠銷海外。

進入21世紀,深圳藉助加入WTO的契機,加大力度引進頭部跨國公司在深圳投資高新技術產業,同時加強對本土高新技術產業的支持,「深圳製造」逐步進化為「深圳創造」。2001年,《福布斯》雜誌列出的世界500強公司中,有70多家落户深圳,其中IBM、日立、飛利浦、杜邦、惠普、三星、施樂、康柏、三洋、理光、西屋電氣、東芝等15家在深圳投資高新技術產業。

深圳通過傾斜性產業政策、新辦高新技術園區、支持民營企業建立研發機構等措施,加強對本土高新技術產業的支持。這一階段深圳以創新科技作為經濟增長龍頭,殺出了一條血路,孕育出華為、中興、大疆等本土高科技企業,不僅蜕變成為一個國際化城市,同時還成為可持續發展的典範,無論速度與幅度,都創造了世界奇蹟。2020年,深圳戰略性新興產業增加值首次突破了1萬億元,成為引領深圳經濟發展的領頭羊。可以看到,深圳的每一步發展,都踏中了國家發展大局的鼓點。

2018年3月16日,深圳,環衛工人從鄧小平畫像廣場經過。(視覺中國)

深圳的發展奇蹟和崛起,對一度陷入政治意識形態陷阱,社會撕裂,發展乏力香港,無疑具有啟示意義。為香港未來計,為百萬民生計,香港從政府到民間,都需要正視現實,積極融入國家發展戰略,主動找到自己的定位,並充分扮演好自己的角色。

香港應該自信,因為迄今為止,「一國兩制」下的香港,仍有自己無可替代的優勢和作為特別行政區的政治價值。香港作為一個自由港、獨立關稅區和經濟體,它的國際化與開放程度,能為中國經濟發展、人民幣國際化、對外政治與經濟交往、法治與城市治理等提供獨特支持。而且這個城市擁有比深圳更穩固的基礎建設、發展及管理經驗,香港市民亦具備各種推動現代發展的專業素質。

「香港之所以擁有國際金融、貿易、航運中心和全球離岸人民幣業務樞紐等經濟地位,根本在於擁有連接內地的區位優勢和自身良好的投資營商環境。」駱惠寧說。直至今天,這依然是香港的獨特優勢和經濟發展依託。如果,香港以其獨特的自身優勢,讀懂國家發展方向,積極主動融入國家發展戰略,港深兩地,乃至整個粵港澳大灣區無疑也可優勢互補,香港自然能夠實現自我的同步發展,在國家發展格局中發揮獨一無二的作用。

事實上,「十四五」規劃有關香港的內容,被認為具有很強的前瞻性和指導性,也給香港釋放了很多有利發展信號:一是明確繼續支持香港提升國際金融、航運、貿易中心地位,鞏固自身傳統優勢產業;二是支持香港發展國際創新科技中心、中外文化藝術交流中心,提升國際航空樞紐地位,進一步完善香港產業結構,培育新競爭優勢;三是支持香港參與、助力國家全面開放和現代化經濟體系建設,以香港所長對接國家所需,充分發揮中國經濟內循環與外循環重要節點的獨特優勢。

國家政策是「風向」,揚帆起航,如何迎「風」揚帆,香港需要捕捉到風向。比如,「十四五」規劃中「支持香港提升國際金融、航運、貿易中心和國際航空樞紐地位」,這一句中的「提升」是什麼意思?香港如何做到「提升」?顯然需要香港更積極、主動地去謀劃、去實施。「政策不能等喂到嘴邊,自己應該了解自己發展需要怎麼樣」,這方面香港顯然需要加強。因為說到底,國家只是引路人,真正走路的還是700多萬港人。香港究竟能否抓住歷史發展機遇,能否不再重蹈重大利好政策前「跳車」的覆轍,讀懂駱惠寧的諄諄告誡,認清國家規劃要求是第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