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失業率21.3% 官媒再揭大學就業率灌水 迫學生謊稱靈活就業

撰文:應濯
出版:更新:

7月17日,國家統計局公布上半年經濟數據。其中,青年失業問題依舊突出。據國家統計局的數據,6月份,內地城鎮調查失業率為5.2%,其中16-24歲、25-59歲勞動力調查失業率分別為21.3%、4.1%。

中國2023年的大專學校畢業生就業「百日衝刺」行動正展開,各校努力協助措學生就業,教育部也明確要求加強就業數據的核查,但新華社旗下期刊《半月談》披露,部分學校在就業率上灌水。

中國2023年的大專學校畢業生就業「百日衝刺」行動正展開,各校努力協助措學生就業。(網絡圖片)

《半月談》指出,有學生反應所在班級的輔導員在微信群組告知,「找不到工作就在填表時寫『靈活就業』」、「碰到調查就說在做自媒體」,另有家長稱,學校要求「如果『就業三方協議』不蓋章就拿不到學位證」。

據了解,「三方」即畢業生、用人單位、學校這三方。三方協議即《普通高等學校畢業生、畢業研究生就業協議書》(不同地區名稱不同),是畢業生、用人單位、學校這三方,就學生畢業就業一事所達成的協議,用來明確在就業過程中各自的權利與義務。

《半月談》調查,為了『就業三方協議』上蓋章,一些尚未就業的大學畢業生不得不設法完成任務,滋生了網購平台上就業協議蓋章的「生意」。

一名大學就業指導中心負責人透露,學校對外宣稱「90%的就業率」,實際上今年只有20%的畢業生找到工作。

中國青年就業形勢艱難。(資料圖片)

大學為拚就業率注水造假

《半月談》表示,就業率失真背後是學校各自利益考量。就業率是衡量大學辦學水準的重要依據,影響大學包括經費撥款、專業設置、招生規模、績效考核。在利益驅使下,部分大學院校為了粉飾數據,不惜在就業率上「注水」作假。

《半月談》指出,中國國家統計局稍早前公布的數據顯示,16至24歲城鎮青年失業人口逾600萬人,「新形勢下,對畢業生的就業壓力更應該感同身受。有關學校要本著對學生負責、對上級負責和對自身負責的態度,實事求是地規範就業信息採集,拿出更加務實之舉,和全社會一道扎實地幫助學生就業創業」。

《半月談》批評,掩蓋真實的就業資訊,不利於精準施策,也是錯誤的誠信教育,危害不淺。文中強調,真實是做好就業資訊採集的底線也是紅線,就業率灌水問題絕不能聽之任之,必須要嚴查嚴管。

2019年5月6日,深圳。今年春節前,王子山所在的醫療公司啟動一輪人員優化——其實就是裁員。

中國青年真實失業人數遠超數據

如果考慮到統計標準的問題,估計真實的青年失業情況更加突出。因為不久前國家統計局新聞發言人解釋失業率統計方法時表示:「就業人口是指在調查參考期內,通常為一周,為了取得勞動報酬或經營收入而工作一小時及以上和因休假、臨時停工等暫時離崗的人。」這個統計標準太低。在多數情況下,一個人如果一周只工作一小時,根本不可能養活自己。

內地逾600萬青年失業 當局公布統計方式:一周工作一小時屬就業

青年問題或成政治問題導火索

上海財經大學校長、知名經濟學家劉元春發出警告:「青年失業問題不單是一個周期性的問題,而是系統性的問題、趨勢性的問題。 我們判斷,今後青年失業難題可能會持續10年,短期內會不斷加劇。倘若處理不當,將會引發經濟領域之外的其他社會問題,甚至成為政治問題的導火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