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地出台「史詩級」救市政策 市場為何依舊冷淡低迷

撰文:杭子牙
出版:更新:

因應經濟低迷,內地在疫情後不斷推出各項刺激政策,最近接連推出的政策力度,更是被不少人稱為「史詩級」救市政策,全國大多數地方的調控政策已經回到2008年金融危機期間的寬鬆程度。但是觀察這些刺激政策的結果不難發現,市場反應一直相當冷淡。

A股在印花稅減半後僅維持了不到一天的行情,房地產與居民大件消費依舊低迷,市場似乎並沒有因為這些刺激政策出台而進入亢奮狀態,相反各項經濟數據仍然表現疲弱,悲觀情緒依舊在市場蔓延。而在疫情之前,但凡有寬鬆政策出台,市場都會立刻會做出反應,四處一片繁榮的鼓聲,有時候甚至政策越收緊市場反而越活躍。這次市場在刺激後表現和之前相比真的不一樣了。

為什麼會出現這種呢?一個根本性的原因可能是內外環境都已發生變化,在外,世界正進入一個逆全球化進程,以中美兩大經濟體為中心,國際產業鏈自中美關係緊張和新冠疫情以來一直在持續重組,更保守的去風險考慮替代了原來激進的投資行為。在內,受疫情後遺症和社會治理核心價值取向變化影響,經濟增長的傳統路徑正在顛覆,在對新情況建立新適應之前,人們對未來的預期,包括對宏觀經濟和家庭收入預期,都不一樣了;再一個原因可能現在的非金融類資產價格(特別是房地產)與社會槓桿水平已經很高了,資產價格推高雖然增加了社會存量財富,但是高槓槓下的經濟增長放緩卻惡化了人們收入增長速度與預期,吞噬了人們的消費支付能力,二者形成疊加效應,即便釋放出利好政策,也很難在社會引發共振,提升消費意願與消費能力。

中國經濟發展走勢受到外界關注。(新華社)

所以,怎麼讓政策產生更明顯的刺激效果呢?宏觀上政府徙木立信,把發展作為第一要務,久久為功搞活經濟,增加就業,保護民營,讓企業家與社會大眾重建對經濟未來的信心是一個辦法,微觀上完善社會保障機制,降低家庭和個人負擔,增加家庭資產和收入水平,讓人們願意消費、敢於消費、有能力消費是另一個辦法。不過,這都是基於增強內循環的辦法,在外循環上,為緩解逆全球化進程產生的衝擊,降低國際資本的投資疑慮和觀望態度,還需要與主要投資來源地和出口市場國家進行積極互動,包括經濟層面的互動也包括政治層面的互動,避免讓太過緊繃的政治關係進一步衝擊到經濟貿易。

以前,中美關係緊張,中國與日本等主要出口市場和投資來源地關係惡化,是影響經濟表現與信心的一個重要因素,這種情況正在發生變化,至少中美關係開始有限回暖,這是一個積極信號。內地之前出台的政策主要着眼於宏觀層面,坦率說在誠意與力度上距離社會刺激有效復甦都還有一定差距,因而效果有限,後期需要持續發力。最近出台的刺激政策開始着眼於微觀層面,比如通過提高個人所得稅專項扣除力度,調低存量房貸利率等降低家庭負擔,這是個比較積極的變化。現在政策方向總體是對的,只是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融冰解凍自然也不可能一蹴而就,想讓社會信心的温度重升起來,市場再活泛起來,除了社會要有耐心,政府部門還得繼續添柴加火,需要更大的政策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