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兩會】回應穆迪降評級 發改委指需從新常態看中國

撰文:慈美琳
出版:更新:
兩會來到第四日,記者對中國經濟發展深感興趣。(新華社)

兩會來到第四日,今天上午,發改委主任徐紹史就「十三五規劃」回答記者提問。日前,國際評級機構穆迪(Moody's)將中國政府的信用評級展望,由「穩定」下調至「負面」,路透社記者就此向徐紹史發問,徐回應稱不能再用以往視角看中國,從新常態來看,中國2015年的表現,是非常亮麗的。

徐紹史坦言,注意到穆迪對中國的評價,雖未直言不認可,但言語中表達出不滿:「我覺得看中國的經濟,不能再用傳統的、以往的視角看。首先應該用經濟進入新常態這個視角來看待中國的經濟。新常態對中國經濟最核心的是三個概括,就是速度變化、結構優化和動力轉換,應該從這三個角度來看待中國的經濟。」

新常態概括:速度變化、結構優化、動力轉換

他續說,從速度來看,雖然中國2015年經濟增速只有6.9%,比上年有回落,但居民收入增幅高於經濟增速,就業情況也優於預期;從結構來看,消費的作用已大於投資,佔到了66.4%,第三產業已佔據半壁江山,達到50.5%;經濟的動力也在轉換,鋼鐵、水泥等上游產業遇到困難,但新的動能在快速成長。

徐紹史說,看經濟要和過去對比,看態勢、走勢和趨勢,而目前經濟態勢不錯,總體平穩、穩中有進,穩中有好。而講到中國發展趨勢時,他引用習近平的「四個沒有變」:經濟持續向好的基本面沒有改變,經濟韌性好、潛力足、迴旋餘地大的基本特徵沒有變,經濟持續增長的良好支撐基礎和條件沒有變,經濟結構調整優化的前進態勢沒有變。徐紹史用三句話總結2016年:「信心堅定不移,挑戰不容低估,政策儲備充裕。」

穆迪解釋下調評級的主要原因是政府債務上升,資本外流導致外滙儲備減少等,更警告若中國經濟轉型失敗,將會降低主權評級,央企債務成本隨時飆升。新華社曾發文反擊穆迪有悖於事實,慣性看空中國,「是帶有偏見和政治化色彩的唱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