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本土首例「人體低溫保存」 專家:給未來復活留下希望

撰文:崔德興
出版:更新:

2017年5月10日晚,中國國內出現首例「人體低溫保存」。因肺癌去世的展文蓮,她的身體被轉移至零下196℃的液氮罐中長期保存。在她去世前,她和家人簽署相關文件,成為第一個由國內機構實施人體低溫保存的志願者。

銀豐生命科學研究院低溫醫學研究中心內部。(紅星新聞)

銀豐生命科學研究院低溫醫學研究中心(下簡稱低溫研究中心)也因此成為首個進行人體低溫保存手術的中國機構。據悉,該機構位於山東濟南,2015年由銀豐生物工程集團投資成立,致力於開展組織、器官和人體低溫保存、復甦和器官功能維持等低溫醫學領域和生命科學的研究。

展女士死亡後逐漸降溫,轉移至液氮罐中長期保存。(紅星新聞)

死亡後逐漸降溫 轉移至液氮罐中長期保存

根據手術記錄,5月8日凌晨4時,在山東大學齊魯醫院一病房中,展女士被宣布臨床死亡,結束49歲的生命,在病房外待命了四十多個小時的臨床響應團隊迅速介入。10分鐘後,經過注射抗凝血藥物,啟動呼吸機和心肺維持設備等處理,展女士被等候在旁的救護車轉移至低溫研究中心,進行灌流和血液置換操作。

在特製的低溫手術台上,通過開放頸部和股部兩條血管通路建立體外循環,展女士的體溫被逐漸降至18℃,隨後血液逐漸被不同濃度梯度和成分的冷凍保護劑替代。《紅星新聞》引述主刀醫生阿倫(Aaron Drake)表示,使用冷凍保護劑替換掉血液是因為血液中含有的大量水分在冷凍時會產生冰晶,破壞組織形態;而在不同溫度選擇不同成分的冷凍保護劑,則是為了降低在降溫過程中冷凍保護劑可能產生的滲透壓損傷。

最終,展女士在一台由電腦控制的深度降溫設備上,逐漸降溫到零下190℃,在與親屬最後告別後,被轉移至零下196℃的液氮罐中長期保存。

展女士。(紅星新聞)

法律方面仍然空白

據銀豐生命科學研究院團隊介紹,展女士手術和保存的費用超過一百萬人民幣,這還不算後期保存中可能產生的維護等其他費用。但因為是首例,整個項目實施過程的支出費用由銀豐生命科學基金會承擔。

截至目前,人體低溫保存研究在中國還是一件非常超前的科學研究探索,一些操作也面臨著倫理爭議。比如為抓緊時間保持組織器官活性,避免細胞凋亡,相關的灌流以及降溫手術是在患者被宣告臨床死亡後進行的,也就是呼吸和心跳停止後。此時,人體相關器官仍在進行代謝活動,大腦活動也還在進行。

另外,中國法律和醫療規範方面目前在人體低溫保存方面處於空白,相關研究能夠開展,法律立腳點在於「對捐獻遺體展開科學研究」。以展女士的手術為例,首先是由丈夫桂軍民作為親屬簽署遺體捐獻登記表,將遺體捐獻給擁有遺體研究資質的山東大學齊魯醫院,該醫院再以科學研究的名義邀請銀豐低溫醫療中心對人體保存展開合作研究。

展女士當時在這個手術室完成相關手術,特製的低溫手術台上是一個假人。(紅星新聞)
銀豐生物集團正門。(紅星新聞)

國內仍處於研究範疇 未有商業化打算

銀豐生命科學院負責人賈春生指出,目前人體低溫保存的項目屬於嚴格的科學研究範疇,沒有將其商業化的想法。他稱,目前的技術再先進,也是基於人體保存方面的,至於人體的複蘇和醫療水平的進步仍然有限,「要商業化,至少也要這兩方面有明顯的進步吧」。

「對於展女士的情況,應該理解為她是將自己捐獻出來用於探索人體低溫保存的實驗研究,她的家人也深刻明白項目本身的風險以及失敗的可能,她獻身了科學事業,也因此收穫了未來復活的一個希望。」賈春生說。

仍未有人成功「復活」

據了解,人體冷凍技術目前仍然是一種試驗中的醫學技術,把人體或動物在極低溫(一般在攝氏零下196度以下 / 華氏零下320以下)的情況下保存,並希望可以在未來通過先進的醫療科技,使他們解凍後復活及治療。第一個法律上認定死亡後身體被凍存的人是美國心理學教授James Hiram Bedford,他在1967年因癌症去世,遺體死後被冷凍至今。

截至2014年,約250遺體在美國凍存,1500人安排自己死後冷凍保存,但目前仍未有人在凍存後成功「復活」。很多專家認為,涷存令人起死回生機會是零,因為心臟和腎臟等器官從未成功在冷凍和解凍後復活,更何況是整個人和大腦。他們相信,冷凍過程很難避免對人體造成永久損傷。

(紅星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