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士當守陵人」假新聞背後:一個清華碩士回鄉辦書院的真故事

撰文:張心怡
出版:更新:

古代皇家陵墓的守陵人是世傳的工作,守陵人家族世世代代囿於偏郊,與古墓園林相伴。河北易縣人梅靜的祖上,自清雍正年間,就是清西陵的守陵人。
近日內地網絡流傳一條短片,稱梅靜是清華大學博士,辭去北京的高薪工作,回家重操祖上舊業,當起了清西陵的守陵人。不過,隨後梅靜出面否認,稱自己是碩士畢業,而回鄉為了開辦書院,進行文化傳播。

清西陵。(網絡圖片)
清西陵位於位於河北省保定市易縣,是清朝雍正、嘉慶、道光、光緒四帝及其皇后、嬪妃的陵園。由於位置偏遠,交通不便,雖經多年戰亂,但清西陵並沒有受到太大破壞,2000年被列為世界遺產。
梅靜回鄉開辦書院,從事文化教育工作。(聽松書院微博)

 清華博士當守陵人?當事人否認

在網傳視頻中,博士梅靜回家是為了宣傳清西陵文化、研究保護西陵文物。在片中的採訪部分,梅靜說起清西陵的建築特色頭頭是道,對這裡一草一木的喜愛溢於言表,2014年回來「在故鄉的家山裡,尋找存在的意義」。不過該片的文字介紹將她所追尋的意義總結為「守護陵墓」。

梅靜接受內地《北京青年報》採訪時,對此表示不認可。她指,自己是清華建築學院的碩士,而且回鄉是在清西陵附近創建了一個書院——「聽松書院」,而非做守陵人。她與丈夫創建的書院附有公共圖書館,亦有場所舉行繪畫創作、教育演講,同時進行一些帶有清西陵、易縣元素的文化產品設計。

梅靜在微博上表示,不希望以文字的胡編濫造獲得所謂的熱鬧和關注,「我們只是一對回鄉創業的青年人,艱苦創業,認真工作,回報家長,社會最終會認可我們的作為···淺薄的輿論只能吸引淺薄的粉絲」。目前,該視頻已刪除掉不恰當用語。

梅靜開辦的聽松書院。(聽松書院微博)

 追本溯源:小時候想去圖書館 得去北京

我不再重複祖輩人守陵人的職責,現在有專人在做清西陵的保護工作,我只是把這些我熟悉的文化遺產傳播出去。
梅靜

對於清西陵和家鄉的熱愛,梅靜毫不掩飾。在「聽松書院」的一篇網誌中,梅靜介紹道梅姓是當地滿族大戶,祖上是二品守陵官員。清末民國後,守陵制度廢除,但她父親一輩在經歷過各種社會紛亂後,回到祖籍地,又進入古建築修繕業。梅靜從小就跟著父親前往陵中各處修繕,冬天去雕刻磚花。梅靜還特意去故宮找相近的圖案,拍給父親看。

談起創辦「聽松書院」的初衷,梅靜回憶起小時候資源匱乏,連去圖書館都要去北京,因此自小就很渴望有個圖書館。她認為,鄉村裡有一個知識平台很重要,能讓鄉村的人有途徑接觸到這個開放的社會。而且梅靜是兩個孩子的媽媽,她希望孩子在一個更自然的環境中長大。

聽松書院附有公共圖書館,亦有場所舉行繪畫創作、教育演講。(聽松書院微博)

現在的「聽松書院」有一萬多本書,涵蓋農業和人文社科多方面,完全免費,並已有了70多名固定的讀者。

梅靜還會邀請以前的同學和同事做一些公益講座,包括高考諮詢、鄉村建設、傳統文化;亦會對來參與活動的家長及孩子進行審美教育,把傳統的文學、文化、藝術作品等放到畫裡,讓孩子和家長可以更細膩地去觀察、欣賞,激發他們的創造力。

「聽松書院」還會設計一些文化産品,將當地的傳統文化融入產品中。梅靜介紹一款絲巾,上面的紋飾來自於清西陵大紅門前麒麟神獸的須彌座,還有一些産品是融入了易縣的傳統工藝,包括易水硯、雕刻等。

 村民難明其苦心 鄉下人才流失亦是難題

清華建築碩士梅靜,回鄉開辦傳統書院。(聽松書院微博)

雖然梅靜的出發點之一是為了搭建一個農村與城市連接的平台,他們的書院獲得一些村民的理解,但亦有部分村民視其為競爭者。因為背靠清西陵這個歷史遺跡,不少村民做起農家樂的生意(內地盛行的一種在鄉村進行休閒、觀光的旅遊業),而「聽松書院」提供旅舍服務,因此將其視為競爭者。

梅靜又提及創業初期,最大的困難除了資金,人才也是一大短板——想在鄉村地區找到志同道合,又懂文化設計又懂管理的人才,實際上很難。

誠如梅靜所言,雖然目前中國一線城市發展狀況引人注目,但另一方面城市的巨大吸引力,造成周邊地區及偏遠縣城的人才真空。中國每一方土地背後,都有燦爛而獨特的文化背景,其文化傳承之路阻且長,需要更多如梅靜一般出於對社會有責任感、對家鄉熱愛的年輕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