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紀委五年工作收官 反腐仍面臨三大挑戰

撰文:香港01記者
出版:更新:

在昨日(10月9日)召開的十八大中紀委第八次全會,是本屆中紀委最後一次全會,大會向中共中央委員會提交總結過去五年成績的工作報告。這也意味著,本屆中紀委的工作至此劃上句號,從十八大開始的大範圍反腐行動,也將轉入下一階段。
反腐是中國過去五年的熱點,主管此事的中紀委也極受關注。這一機構如何推進反腐、在政治體制中扮演著怎樣的角色、自身發生了怎樣的變化,是理解中共政治現狀和動向的一個重要觀察點。而中紀委本身至今仍面對三大質疑:反腐本質是否中共黨內的「權力鬥爭」;運動式反腐難以制度化;反腐導致官場庸懶無為的問題。

習近平在2013年1月22日,中紀委的反腐工作會議上提出「打老虎」和「打蒼蠅」同等重要,要堅持「老虎、蒼蠅一起打」。(資料圖片)

習近平的頂層設計與決策

中紀委的反腐與黨建,自始至終都有中共總書記習近平的頂層設計與拍板決策。這也是其在遭遇阻力、反彈之時能夠持續推進,最終達到整治官場生態、建立有效反腐制度的關鍵。

每一屆中紀委領導班子的出台時間,都要先於同一屆中共中央領導班子。2013年1月22日召開的十八中紀委第二次全體會議,習近平出席該會並發出「反腐黨建」的訊號。 習近平當時指出,「要堅持老虎、蒼蠅一起打」,「把權力關進制度的籠子」,「我們所說的不論什麼人,不論其職務多高,只要觸犯了黨紀國法,都要受到嚴肅追究和嚴厲懲處,決不是一句空話」。

此後,自2014年1月14日召開的中紀委第三次全體會議開始,習近平連續四次都親自坐鎮紀委全體會議,對反腐黨建作出宏觀方向性指導。其中如「打鐵還需自身硬」,「抓住『關鍵少數』」等說法,也被引為反腐要論。從腐敗和反腐敗是兩軍對壘「呈膠著狀態」,到反腐敗鬥爭壓倒性態勢「正在形成」,再到壓倒性態勢「已經形成」,成為外界理解這場自上而下、強力反腐行動過程的三段總體形象描述。

分析人士指出,不論是中紀委推動的一系列制度性改革,還是拿下周永康、孫政才、令計劃等身居高位的官員,都離不開中共中央的決策,特别是作為其領導核心的習近平的最終決定。

班農被指曾於北京與王岐山進行秘密會晤。(中央社/資料圖片)

王岐山的高效反腐與黨建

作為中紀委書記,王岐山在過去五年反腐黨建過程中的角色同樣至關重要。改革制度、修改黨紀、在每一個打「虎」大案的具體過程,諸多政治行動都有王岐山的參與和負責。

制度性改革與規則修訂,是反腐的根本途徑。中紀委五年黨建改革了紀檢監察派駐機構,實現對139家中央一級黨和國家機關派駐監督全覆蓋;加強「政治巡視」,從常規巡視到專項巡視、「回頭看」、「機動式」巡視;強化中紀委自身相對獨立和垂直性管理系統;籌立並試點監察委相關機構;出台《中國共產黨廉潔自律准則》與《中國共產黨問責條例》,修訂《中國共產黨紀律處分條例》與《中國共產黨黨內監督條例》,推動修訂《國家監察法》。

在此期間,厲行「八項規定」、開通中紀委監察部官網、清理「裸官」、推動展開「天網」行動等等,也都曾在官場掀起一輪輪震蕩。而且,這些行動已經持續至今,仍無平息跡象。 與這些相比,更受關注的則是在過去五年被處分的一大批官員,尤其是位居高層的「大老虎」。 其中有政治局前常委周永康、在任政治局委員孫政才、副國級的中辦原主任令計劃與中國政協原副主席蘇榮、兩位軍委前副主席郭伯雄與徐才厚;正部級落馬者中,白恩培、周本順、王珉、黃興國、王三運等曾為省級地區一把手的官員,中央部委一把手則有蔣潔敏、楊棟梁、李立國、孫懷山、項俊波、楊煥寧等人。

官方數据顯示,截至今年6月底,十八大以來共立案審查中管幹部280多人、局級官員8,600多人、縣處級官員6.6萬人,鄉科級及以下黨員人數則達到134.3萬人。由此,也鞏固在中共十八大前後有所動搖的政權合法性,並成為當下中國改革、建立新的穩定高效的政治秩序,以及延續發展勢頭的關鍵作用力。

中共中央7月24日下午發布消息,中共政治局委員、原重慶市委書記孫政才涉嫌嚴重違紀被查。9月29日公布「雙開」決定。(資料圖片)

反腐的三大挑戰

不過,這場反腐自開始起,就伴隨著外界不斷出現的質疑。這些質疑或者挑戰主要體現在三個方面,一是認為今天的反腐,實際是中共黨內的「權力鬥爭」;二是很多人還是認為今天的反腐仍然是運動式的,並且難以向制度化轉移;三是認為反腐導致官場庸懶無為現象。

熟悉中國政情的分析人士表示,這些質疑的產生與中國歷史傳統和政治背景有一定的關聯,很難將其完全否定,但是以此來認識過去五年反腐,則不夠「全面」和「準確」。 比如,所謂反腐是為了「權力鬥爭」的看法,仍然是舊有的西方觀察中國政治的方式,忽略中共對於亡黨亡國危機的清醒認識。比如,認為反腐無法從運動向制度轉化的問題之外,也應當觀察到的是,中共在反腐制度如巡視組制度、監察委等方面做出的努力。

這場發生在中共內部的反腐,對其推動者而言是一項艱難而複雜的工程。在維繫穩定大局和發展連貫性的前提下,不免有政治力量之間的對壘、碰撞與擠壓,但是通過建立和強化制度、程序反腐的方法,輔之以必要的強力行動,呈現反腐力量對腐敗力量的形成壓倒性態勢的結果,以及十九大後也難以停歇的全局性和制度性反腐慣性。

反腐與後來出現的官場無為現象,應該確實存在一定的關聯。不過,不作為行為主要表現在腐敗違紀官員身上。通過持續深入反腐剔除腐敗官員、加強問責監督體系、建立「能上能下」人事任用規則邊緣化庸人懶人、鼓勵官員「試錯」等等方法,或可提振官場生氣。儘管如此,中國官場腐敗已是沉屙舊疾,整治形式主義、官僚主義、享樂主義和奢靡之風的「四風」也是一場沒有終點的持久戰。如果反腐勁頭稍歇、綱紀稍弛,都極容易出現反彈,形成動搖中共執政根基的危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