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辛格:中國沒有取代美國成為超級大國意圖

撰文:慈美琳
出版:更新:

修昔底德陷阱是指一個新崛起的大國必然要挑戰守成的大國,而守成大國也必然回應這種威脅,衝突和戰爭變得不可避免。基辛格認為,中美不會掉入這種陷阱。

基辛格說,中美都意識到,一旦兩國間發生衝突,結果將是災難性的。(美聯社)

2016中國發展高層論壇今日在京舉行,93歲的美國前國務卿基辛格與曾主管外交事務的前國務委員戴秉國對談。基辛格稱中美兩國不會陷入「修昔底德陷阱」,中美一旦出現衝突,就會迫使其他國家選邊站隊,對世界帶來不可想像的嚴重後果。他期望兩國未來可以成為合作夥伴,而不是競爭對手。

促成中美1970年代破冰的基辛格認為,中美關係是一種特殊關係,兩國一定程度上符合「修昔底德陷阱」雙方的特性,一個是正在崛起的國家,另一個是守成的大國。但分析「修昔底德陷阱」,需要放在國際關係背景下,在特殊背景下大國之間可能會出現這種衝突和戰爭,新興國家試圖取代守成大國,「但是我認為這樣一種背景在現在中美關係之間並不存在。中國並無渴望取代美國,成為世界超級大國的意圖。」

聊到經濟方面,基辛格認為,中美之間不可避免會有一些競爭,但雙方合作能造福兩國,也能夠造福於整個世界。他表示,中美兩國都認識到,在現在的時代大背景下,如果出現軍事衝突,會造成災難性結果。雙方應當加強合作,應對技術發展帶來的一些挑戰,這不只是軍事技術,也包括網路的技術。因為這些技術的發展改變了世界,帶來前所未有的影響。

基辛格又分析,美國是一個年輕的國家,美國人在看國際形勢時,總是非常理想,一旦出現危機或衝突,就想盡快解決、恢復和平。而中國是有五千年歷史的國家,解決了一個問題又有一個問題,官員採取中庸的態度來逐個解決,中國對待世界形勢的看法是概念化的,和美國的現實主義觀念是不同的。

1972年2月28日在上海簽署的《上海公報》,是中美第一個聯合公報,時任美國總統尼克遜在訪問中國期間,與時任國務院總理周恩來簽署,全稱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和美利堅合眾國聯合公報》。《上海公報》特別之處在於,雙方並沒有迴避各自歧見,文件中闡明了兩方不同的觀點,然後表示雙方願意尊重對方的立場,隨後再闡述雙方達成的共識。

而針對時下中美遇到的棘手問題——朝核危機和南海問題,基辛格表示,在南海問題上,中美需要有某種類似《上海公報》的指導文件或者某種共識,他相信《上海公報》背後的精神如今依然適用,應全力避免軍事上的直接衝突。而談到朝核問題,基辛格則不斷強調對話,他說,世界正處於前所未有的處景,由不同勢力互交織而成,每個地方都面臨建立地區秩序的問題,中美兩國在秩序的建立上可發揮重要的作用,需要開展對話增進了解。

他認為中美現在要做的,是在短期策略或戰術層面問題,及長期的戰略目標中間,找到一些合作的新領域,進一步推動中美關係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