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九大】中紀委:國監委將覆蓋所有公職人員 兩面人難再鑽空子

撰文:李俊杰
出版:更新:

中紀委副書記、監察部部長、國家預防腐敗局局長楊曉渡與中組部副部長齊玉今日上午10時出席十九大新聞中心舉行的記者會。楊曉渡席間回應記者時談到,成立國家監察委員會是深化國家監察體制改革的其中一個,以實現對所有行使公權力的公職人員監察全覆蓋,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即《多維新聞》所指的第五個現代化)。
楊曉渡同時表示,目前自十八大以來的反腐敗鬥爭壓倒性態勢正在形成,國家監察體制改革也逐步完善,像孫政才、蘇榮、王珉、周本順等等的雙面人不會再有機可乘,而中紀委下一步將下工夫糾正官僚主義和形式主義。
楊曉渡稱,十九大以後,中紀委打擊腐敗高官的重點仍然是十八大以來不收斂不收手,問題線索反映集中、群眾反映強烈,現在重要崗位而且可能還要提拔使用的領導干部,三種情況同時具備並且政治腐敗和經濟腐敗相交織的,是重中之重。 他們嚴重威脅黨的執政基礎,必須清除。

習近平對王陽明推崇備至。(新華社)

齊玉指出,習近平執政以來,黨員幹部思想理論水平和黨性修養明顯提高,「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動上同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保持高度一致」;着力解決唯票、唯分、唯GDP、唯年齡取人等突出問題,同時亦建立了健全的「中國特色領導幹部報告個人有關事項制度」,突出查核結果運用和責任追究,目前已累計查核125萬人次、處理12.5萬人;而且集中對對超職數配備幹部、「裸官」、幹部檔案造假等突出問題專項整治,規範黨政領導幹部親屬經商辦企業行為,取得了階段性成果。

由上至下,左至右:周永康、薄熙來、郭伯雄、徐才厚、孫政才、令計劃。(網絡圖片)

  八項規定剎停不正之風

楊曉渡則表示,十八大以來,中央已全面將從嚴治黨作為非常重要的工作,納入了戰略佈局,把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鬥爭提升到一個新的高度,令黨建發生了歷史性變革。八項規定正是從人民反映最強烈的不正之風入手,「剎住了許多人認為不可能剎住的歪風……可以說八項規定改變中國」。中巡組作為黨內監督,充分發揮了巡視工作標本兼治的戰略作用

中紀委堅持「老虎蒼蠅一起打」,反腐敗鬥爭壓倒性態勢已經形成並鞏固發展,堅決剷除政治腐敗和經濟腐敗相互交織的利益集團,嚴肅查處周永康、薄熙來、郭伯雄、徐才厚、孫政才、令計劃等嚴重違紀違法案件。

另外,中紀委於十八大中,已全面加強紀律建設,從「寬鬆軟」走向「嚴緊硬」,同時也正在深化紀律檢查體制改革,推進雙重領導體制具體化、程序化、制度化,並已於北京、山西、浙江完成深化國家監察體制改革,下一步將會在全國推行。

5年來,全國紀檢監察機關共同處置問題線索達到267.4萬件,立案154.5萬件,處分153.7萬人,涉嫌犯罪被移送司法機關處理的有5.8萬人。立案審查省軍級以上黨員幹部及其他中管幹部440人,其中中央委員、候補中央委員有43人,中央紀委委員有9人。
楊曉渡重申,國家監察委員會是時作為「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第五個現代化)」的佈局之一。(中新社)

  國家監察委員實現對公權力的監察全覆蓋

楊曉渡回應日本朝日新聞記者有關國家監察委員會的提問時指出,成立國家監察委員會是深化國家監察體制改革的一部分,目的是加強構建集中統一、權威高效的國家監察體系,實現對所有行使公權力的公職人員監察全覆蓋。他重申,國家監察委員會是時作為「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第五個現代化)」的佈局之一。

國家監察委員會在黨委領導下,將與紀委合署辦公,充分體現了黨領導的黨內監督和國家監督、黨的紀律檢查和國家監察、依規治黨和依法治國的有機統一,反腐敗的力量會更集中,反腐敗覆蓋面會更廣。

中紀委在十八大期間,在整治奢靡浪費方面已經取得了很大成效,將來會進一步下工夫糾正官僚主義和形式主義。(美聯社)

  從「寬鬆軟」走向「嚴緊硬」 兩面人難再鑽空子

楊曉渡同時提到,中共的確出現過一段「寬鬆軟」時期,讓孫政才、蘇榮、王珉、周本順等腐敗分子、兩面人有機可乘。楊曉渡認為監察的漏網是存的,但指出中紀委在審核把關上,會做好「凡提四必」的後兩項(紀檢監察機關意見必聽、線索具體的信訪舉報必查,前兩項由中組部負責),不讓投機的、腐敗的,用「兩面人」的方式混過去,「空子」肯定不會像以往般大。

楊曉渡表示,中紀委在十八大期間,在整治奢靡浪費方面已經取得了很大成效,要進一步下工夫糾正官僚主義和形式主義。

席間有記者指出,有些地方出現了為官不為,甚至有些地方出現了官員「辭職下海潮」,齊玉則認為,一定數量的公務員辭職也是人才流動的規律,在各國都是一樣,「我覺得屬於正常現象」。他承認這個現象存在,但指出「這在整個乾部隊伍中屬於極少數,是有些地方的個別現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