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英九:「一中各表」不是「一中亂表」 一中當然是中華民國

撰文:黃俊傑
出版:更新:
馬英九治台8年,功過可謂眾說紛紜。「好馬者」謂其踏出兩岸和解的歷史性一步,後人應深念其功;「惡馬者」則指其投共、出賣台灣,對大陸「搖尾」。(資料圖片)

台灣總統馬英九周日(20日)出席「中華青年交流協會」20周年慶祝大會,在致詞時不忘提及「九二共識」與「一中各表」所帶來的和平現況,指出「一中各表不會表到變兩個中國、一中一台或台灣獨立,因為這叫做一中亂表」,但同時強調「一中當然是中華民國,不可能有第二種解釋」。

馬英九本月13號,展開其卸任前的「久安專案」——到中南美洲的危地馬拉(Guatemala)及伯利茲(Belize)鞏固邦宜,並於19日返回台灣;旋即於今天上午出席「中華青年交流協會」成立20周年慶祝大會。馬英九說:「兩岸交流中,年輕人非常關鍵,將來發生影響力遠超過其他任何年齡層。」

台灣總統馬英九應本年1月14日剛就任的危地馬拉新總統莫拉雷斯邀請,對該國進行為期3天的訪問。馬英九曾於2009年5月底訪問危地馬拉,這次是馬英九8年任期內第二度造訪,也是馬520卸任前最後一次出訪。(美聯社)

馬英九稱,他8年前始任總統,努力啟動停滯近12年的兩岸關係,「當然要有一套清楚論述」;他指其論述就是「在中華民國憲法架構下,維持兩岸不統、不獨、不武現狀,且在九二共識、一中各表基礎下推動兩岸和平發展」。

報道引述馬英九續表示,「不統」是其8年任內不談統一、「不獨」是不搞台獨、「不武」是不用武力,每字都有深意。他說:「在這基礎下,兩岸7年多簽署23個協議,兩岸關係從過去衝突對立,變成和解、和平與合作」。

馬英九繼續對與會青年大數政績,謂其上任不到1個月,「就開放兩岸直航與中國大陸觀光客訪台,陸客至今累積超過1800萬人次,去年就超過400萬人次。陸客過去要經香港、日本,開放直航後,涵蓋台灣10個航點、中國大陸54個航點,交流非常密切。」

對於「過份親中」的批評,馬英九回應指出,「有人擔心對中國大陸依賴太高」,但在2000年時,台灣對大陸、香港出口佔整體24%,「2008年民主進步黨執政8年,比例上升到40%,現在他執政8年後,反而變成38%」。

馬英九續表示,「貿易量增加,比例卻降低,是因採取大致還算有效的分散出口策略;這同一段時間,台灣和東協10國貿易從佔14%增加到19%,透過分散策略,總量絕對數字增加,依賴程度反而降低」。他又謂,不能把對外貿易的雞蛋放在同一個籃子裡,但對中國大陸這個「特大號的籃子」,1個雞蛋都不放也不對」。

他說,「一中當然是中華民國,不可能有第二種解釋;『馬習會』不是只有象徵意義,也有實質成果」。其謂「馬習會」是九二共識出現後,雙方領導人第一次碰面,不稱國號、不稱官銜,只稱名字,互稱習先生、馬先生。這一套禮儀,雙方先遣人員大概1分鐘就確定,「沒任何爭議,非常有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