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首顆私人衛星風馬牛一號升空 怎樣才有資格發射私人衛星?

撰文:崔德興
出版:更新:

2月2日,一支長征二號丁運載火箭搭載著中國首顆地震衛星「張衡一號」,與及六顆微小衛星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發射。
其中一顆微小衛星是商人馮侖投資的「風馬牛一號」,同時是中國首顆私人衛星。馮侖在「風馬牛一號」上的總投入在500萬元人民幣。那麼,怎樣才有資格能發射一顆私人衛星呢?是不是有錢就可以呢?

2月2日,一支長征二號丁運載火箭搭載著中國首顆地震衛星「張衡一號」,與及六顆微小衛星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發射。其中一顆微小衛星是商人馮侖投資的「風馬牛一號」。(網上圖片)

據介紹,「風馬牛一號」重量約4公斤,功耗8W,配備4K高清全景攝錄機,可呈現360度太空高清照片。預計最快將於發射一周後,回傳其在軌採集的相關全景影像數據。

作為衛星研發團隊的一員,北京零重空間技術有限公司總經理張北表示,「風馬牛一號」的研製、發射和後期運行維護幾方面的費用,總投入在500萬元人民幣以內,「大量的小衛星實現一個大衛星的功能,這種業務要求我們用實驗室或者作坊一個個的產品是做不出來的,所以我們的方向一定是把它做成標準化、體系化、平台化、批量化。」

「風馬牛衛星」擁有可承載用戶原創內容的數字空間,能與大眾進行互動。衛星入軌後,將每天過境中國3次,向地球實時傳輸音頻和圖片內容。借助無線電接收設備及天線,收聽來自太空的「聲音」。

「風馬牛一號」全景影像衛星。(網上圖片)

未來將考慮實現商業化盈利

據了解,送「風馬牛」上天的想法,源自馮侖兩年前在美國太空總署(NASA)的訓練,「我對太空充滿好奇心。到了NASA以後,覺得好奇心滿足了一部分,但是還沒有完成。我覺得每當抬頭看這個又近又遠的地方,究竟會發生一些什麼神奇的景象,於是就想自己也能不能發一顆衛星。」

同時,馮侖也想通過衛星直播獲得收入。雖然由於審批的流程和發射時間不匹配,最初預想的「4K高清直播」功能並沒有在是次發射中加入,但這是一個方向。馮侖希望通過「風馬牛一號」來實現衛星和手機互動娛樂的結合,探索媒體的新玩法,比如將逝者的DNA信息存入衛星發射到太空中,甚至發射一個智能機器人到月球上,畫一個中國地圖圈地,取回月球上的土壤。

馮侖表示,作為企業,可不是拿著錢「打水漂」玩的,「如果你能夠創造出原創內容,比如衛星直播。如果我們有一顆衛星在天上能夠直播(2月1日)的赤月,肯定付費去看,一定是非常好的效益。」不過,他強調此次發射的衛星將主要用於公益和教育,主要是作為嘗試探索,在未來後續的衛星上再考慮實現商業化盈利。

私人衛星「風馬牛一號」的發起者是商人馮侖。(資料圖片)

民用商業航天相關領域在逐漸放開

目前每年國內發射的衛星當中有7成左右是政府主導或軍用,但怎樣才有資格能發射一顆私人衛星呢?

據介紹,國內對私人衛星的審批工作並沒有限制發射的主體,這次「風馬牛一號」的審批也只用了半年多時間。其具體流程是,首先要擁有能研發出衛星的專業團隊,然後將衛星上需要擁有的功能上報相應主管部門審批,再找到發射服務方,付費安排火箭上面的位置,最後完成發射。

中國長城工業集團有限公司副總裁付志恆說,隨著軍民融合逐步推進,民用商業航天相關領域也在逐漸放開,市場需求也將不斷增長,「國內目前還未看到商業航天公司有清晰的商業模式,未來國家肯定會出台更多鼓勵的政策支持商業航天的發展。」

(央廣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