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女科學家科研有成被挖角 入選大陸「千人計劃」北大任研究員

撰文:朱加樟
出版:更新:

台灣女科學家李湘盈早前成功入選大陸的第13批高層次海外人才引進計劃,目前正在北京大學擔任研究員。
據李湘盈表示,由於北京近年來對科研的支持力度比較大,而做科研卻需要好的土壤,因此只要哪裡有好的土壤可以支援她接下來要做的工作,她都願意去那個地方。

台灣科學家李湘盈憑藉在幹細胞方面的科研成就,成功入選大陸高層次海外人才引進計劃──「千人計劃」青年專案,到北京大學擔任生命科學學院研究員。

李湘盈的科研方向是血液細胞發育以及一些相關的血液疾病機理,研究造血幹細胞如何逐步分化發育到不同的血液細胞。她早前在美國麻省理工學院時就研發了一個可以在體外造血的技術,作為細胞治療的平台。

來自台灣的李湘盈現時在北京大學生命科學學院任研究員。(中新社視頻截圖)

在美國巧遇北大教員 意外獲工作機會

據中新社報道,李湘盈2003年在台灣成功大學畢業後,便到美國進行與血液疾病治療的相關研究。她其後在2017年時在美國遇到現任北京大學生命科學院院長吳虹,意外取得一個到北京工作的機會。

對於兩岸的科研環境,李湘盈認為北京近年對科研的支持力度較大,由於科研工作需要良好的土壤,哪裡有好的土壤可以支持她要做的工作,她都願意到那裡工作。

北京大學(視覺中國)

海外人才引進計劃已引進超過6千名高級創新創業人才

據台灣《中時電子報》報道,大陸從2008年12月起實施「引進海外高層次人才」計劃,圍繞國家發展戰略目標,用5到10年時間,重點引進海外高級人才回大陸創新創業。至今,該計劃已分14批引進了超過6000名高級創新創業人才。

北大台灣學生多 易融入大陸校園生活有文化語言優勢

報道又指,現時北京大學的台灣學生人數不少,北大中文系教授張頤武在校園就常常碰到台灣學生,而且他現在帶的研究生中就有台灣學生。他表示,台灣學生謙和有禮,合作能力強,善於跟人溝通,很容易融入群體。

不過,張頤武認為,大陸學生的進取心和積極性可能比較強烈;台灣學生在學問的追求方面涉獵較廣,而大陸學生則比較深入。他指出,台灣學生很容易融入大陸的校園生活。一名來自台灣的北大博士生也表示,台灣學生有文化和語言上的優勢,自然受到大陸科研學術單位的青睞。

(中新社/《中時電子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