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察】推進「新時代中國特色大國外交」 外交預算大增15%  

撰文:香港01記者
出版:更新:

中國的外交政策方針自習近平上台以來,逐漸由過往的「韜光養晦」漸變成「奮發有為」,他所倡議的「新型大國關係」和「一帶一路」更是其中的印證。
而中國政府在今年的預算報告中更把外交預算大幅提升至600億元(人民幣.下同),增幅接近國防預算8.1%的兩倍,可以預料中國未來將投放更多資源在外交上,甚至有指中國將展開具有攻擊性的外交。

中國的外交政策方針自習近平上台以來,逐漸由過往的「韜光養晦」漸變成「奮發有為」。 (資料圖片)

據中國2018年預算報告顯示,中國本年度的外交預算規模為600億元,按年增長15%,增幅接近國防預算8.1%的兩倍。相比起中國政府在2011年,也就是習近平上台前一年的300億元外交預算,今年外交支出增加了約一倍。

習近平倡「中國特色大國外交」

而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前日(5日)亦在政府工作報告提到,「中國特色大國外交」在過去5年均在全面推進,更指中國作為負責任大國,在解決國際和地區熱點問題上發揮了重要建設性作用,為世界和平與發展作出新的重大貢獻。

而習近平去年10月亦在十九大報告中指出,目前正在全面推進的中國特色外交,過去5年來正不斷地走近世界舞台的中央,意味着「中國特色大國外交」要有所作為。習近平當時亦在十九大報告中對中國外交提出新要求,包括要推動構建新型國際關系,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

中國現在自視為全球性力量,不斷提升的重要影響力,將有助於習近平實施「一帶一路」倡議中的基礎設施建設和貿易發展計劃。圖為科倫坡港。(視覺中國)

預料外交預算有增無減

有分析指習近平一直所提倡的「中國特色大國外交」其實是一種全方位外交,當中除涉及外交事務外,還包括政治、經濟、文化、科學及軍事等範疇,因此可以理解中國政府這次提高中方本年度的外交預算。

過去5年來,中國一直透過投資等手段積極與不同的發展中國家建立良好的外交關係,當中隨着「一帶一路」的不斷拓展,中國積極拉攏位於中亞、非洲等的發展中國家,一方面以針對美國的「反圍堵」,另一方面則為通過對外輸出基建、投資、人力,令上述國家可在某程度上對中國經濟出現結構性依賴。

因此,預料中國一方面將對上述國家的投資額度會相應提高,另一方面中國對於外交及技術人員的需求亦會因此而劇增,故估計中國未來的外交預算只會有增無減,而位於非洲、中亞等國家亦將會成為中國外交的重點對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