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協委員建議修改國籍法:取得外國國籍後不會自動喪失中國國籍

撰文:香港01記者
出版:更新:

在正在召開的中國兩會上,全國政協委員、中華全國律師協會副會長朱征夫提案建議修改《國籍法》,引發輿論關注。
朱征夫建議,將《國籍法》第九條「中國公民取得外國國籍後自動喪失中國國籍」的條款修改為「中國公民取得外國國籍之後,若不主動申請放棄中國國籍,則中國祇承認該公民中國國籍,對其外國國籍不予承認。」
在接受《香港01》的訪問時,朱征夫表示,國籍已經成為各國爭奪人才資源的重要手段,而作為一個負責任的大國,中國也應該為散落在世界各地「同宗同源的同胞」建立一個「隨時可以回來」的機制,這樣做也能充分體現此次憲法修改對愛國統一戰線增加的「致力於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愛國者」的表述。

全國政協委員朱征夫建議修改國籍法。(資料圖片)

中國現行《國籍法》第九條規定,定居外國的中國公民,自願加入或取得外國國籍的,即自動喪失中國國籍。有分析認為,隨著新一輪「回國潮」,以及中國對國際人才引進力度的加大,這一規定已經越來越不符合中國的發展趨勢。 

朱征夫此前曾公開表示,不能把取得外國國籍和「不愛國」劃等號,「很多中國人取得外國國籍,並非對祖國沒有感情,可能是工作需要或者其他原因」;而他在2018全國政協會議遞交提案,建議將《國籍法》第九條修改為「中國公民取得外國國籍之後,若不主動申請放棄中國國籍,則中國祇承認該公民中國國籍,對其外國國籍不予承認。」 

建議設立一個華僑「隨時可以回來」的機制

朱征夫對《香港01》記者解釋中國現行國籍規定的由來:「從民國時期到解放初期,中國都是承認雙重國籍甚至多重國籍的。為什麼後來變成了『一人一籍』 ?與當時的冷戰背景有關。」 他指出,當時中國是新興政權,為數不多的幾個「朋友」大都是東南亞國家,那裡正是華人華僑集中分布的地方。「而那時候的背景下,很多人都警惕中國是不是在『輸出革命』,因此把當地華僑看作『第五縱隊』,華僑的日子很難過。」

朱征夫稱,在這種情況下,一些東南亞國家就向中國提出「單一國籍」,以方便他們管理。「他們提出的思路,就是通過單一國籍,把有可能引起的國際問題變成純粹的國內問題。當時中國考慮到和平共處五項原則,又出於維繫友好外交關係的考慮,就同意並實施了單一國籍制度。」不過,事實是由於很多東南亞華僑加入當地國籍、失去中國國籍,他們在當時的處境非常悲慘,「幾次大屠殺都是針對華人來的,特別是1998年印尼大屠殺。因為他們不是中國國民,中國對他們的保護是不夠的。」 

朱征夫認為,這樣的事情今後不能再發生,中國應該成為「全球華人的一個庇護所」,為其設立一個「隨時可以回來」的機制。「作為一個負責任的大國,首先應該對同宗同源的同胞負責。如果對這些人都不負責任,別人怎麼相信你是負責任的大國。」

朱征夫建議修改國籍法,希望借此設立一個華僑「隨時可以回來」的機制。圖為今年2月,瀋陽華僑華人回鄉創新創業發展大會。(視覺中國)

商界人士認同:建議對在海外投資的中國企業家非常重要

朱征夫同時指出,不再實行單一國籍制度也是出於人才競爭的角度考慮。他表示,現在全球各個大國都在積極推行投資移民、精英人才計劃,在全球範圍內吸引人才,「而我們因為喪失國籍的規定,輕而易舉把人才拱手讓給人家,這非常不明智。」

相關資料顯示,目前全球共有70多個國家承認雙重國籍。朱征夫的提案則沒有建議《國籍法》直接改為承認雙重國籍,而是「不主動聲明放棄,即在雙重國籍的情況下依然承認其中國國籍」。他特別強調,「現在的國籍已經成為在全球爭奪人才和資源的一種手段,我們作為一個大國要擅用這種手段。」

有同為中國全國政協委員的商界人士表示,朱征夫這條修改建議對於在海外投資的中國企業家非常重要,尤其是在「一帶一路」的背景下,對於那些長期駐守外海的中國人來說,加入外國國籍可以更方便的購買當地資產,同時中國國籍還能在大陸得到承認,「這樣非常好,而且常年在海外工作生活的中國精英階層也一定會非常歡迎。」

在「兩會」上剛剛獲得通過的修憲方案,在愛國統一戰線的條目中加入「致力於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愛國者」。(新華社)

將把「致力於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愛國者」加入提案

值得一提的是,在全國人大會議上剛剛獲得通過的憲法修正案,在愛國統一戰線的條目中加入「致力於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愛國者」的說法。對此,朱征夫表示,自己在提案時曾考慮到修憲內容中的新說法,更專門找權威智庫機構諮詢過,「致力於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愛國者」實際就是指海外華僑。

不過, 朱征夫的提案沒有寫這一點,是因為當時提交的時候,修憲案還沒通過。「現在修憲內容通過了,我會把這一點放在我對《國籍法》建議修改的智庫意見中提交上去。」他強調,民族復興統一戰線是建議修改《國籍法》提案非常重要的出發點。「既然把『致力於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愛國者』放進統一戰線中,至少要給這一群體提供條件,至少在國籍上提供方案,讓他們可以隨時能夠回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