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四27】天安門母親張先玲:對慘案正視不足 港或重演

撰文:方嬋珠
出版:更新:
張先玲兒子王楠在天安門中槍身亡,張先玲及後與丁子霖成立天安門母親。(美聯社)

「八九學運」踏入第27個年頭,真相未平。27年前5月20日,中共將學運定性為「動亂」,頒布戒嚴令。八號風球下,香港數萬市民上街聲援。27年過去,香港學子言悼念六四將畫上句號。《香港01》專訪天安門母親發起人張先玲,她說「六四不是誰說畫上句號就能畫句號」,寄語香港年輕人堅守香港民主,傳承六四。

更重堅持目標 形式是其次

「大陸對六四屠殺慘案,不能夠正視的話,將來這種事件可能會在香港發生。」天安門母親發起人張先玲不認同「六四事件」與香港無關的論調。她說,香港年輕人對紀念模式有新想法是無可厚非,只要是堅持「反對六四屠殺,要求公布真相」的最終目標,形式是其次。

1989年6月7日,中共武力清場後,民眾好奇在外圍觀。(美聯社)

張先玲兒子王楠在1989年6月3日晚攜著相機、頭盔到天安門廣場紀錄歷史。母子最後對話是討論政府會不會開槍鎮壓運動,經歷過1949年中共執政後大大小小的政治運動,張先玲當時斷言「不會開槍」,但她深知參與運動不會有好結果,勸王楠不要到廣場。

「槍聲使我擦亮了眼睛。」張先玲說6月3日晚上11點多聽到如炮杖般響亮的槍聲。「是不是橡膠子彈?我還以為是橡膠子彈,我當時真的是太天真。」直到救護車聲、槍聲、口號聲不停響起,她才想起王楠。那夜,張先玲四出尋找王楠,最後在護國寺中醫醫院領回王楠的遺體。當時王楠只有19歲。

1989年6月4日當局武力鎮壓學生運動,數以萬計市民受傷,民眾用單車、木板運送傷者。(美聯社)

寄語港青「堅持香港民主聖地」

「六四不是誰說畫上句號,就能畫句號。」張先玲說「六四事件」是歷史慘案,「不會被遺忘」,年輕一輩但凡了解、知道真相都會支持她們。她指,27年來香港人風雨不改,悼念六四,給天安門母親很大的鼓舞,認為「是良心的表現,燭光照亮中國民主進程。」今年6月4日,張先玲說照舊到萬安公墓拜祭,風雨不改。

2014年香港爆發「雨傘革命」,學生罷課,張先玲說當時學生以「和平方表達不滿,提出建議」與「八九學運」相似。張先玲寄語香港年輕人「堅持香港民主這個聖地」,加強民主意識,傳承六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