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20峰會】推動轉型考驗中國領導力 從危機應對轉向長效治理

撰文:陳曉 陳立程
出版:更新:

二十國集團(G20)峰會9月4至5日在杭州召開,作為東道國,中國政府為此次峰會設定的主題是「構建創新、活力、聯動和包容的世界經濟」。2008年金融海嘯的出現,催生出G20峰會機制,然而隨着金融海嘯淡出世人視野,G20近年也遭逢「身分認同」危機,在由臨時「救火隊」轉型為長效國際決策機制的道路上尋找方向的同時,又要面對金融海嘯後爆發的反全球化怒潮難題。中國在全球經濟治理架構中的地位,伴隨着G20的發展,由邊緣走向核心,理所當然成為帶領G20克服種種挑戰、延續其有效性的關鍵力量。杭州峰會既為中國帶來展示影響力的機遇,亦是測驗其國際領導能力的一場重大考驗。

今次是G20峰會首度在發展中世界龍頭國家舉行,北京當局希望借此機會,加緊推動G20成為全球治理的核心機制,從金融海嘯後的危機應對,向長效治理轉型,為世界經濟實現可持續和平衡增長,貢獻更多中國智慧和中國方案。

9月2日,習近平會見參加G20峰會的巴西總統特梅爾。(新華社)

令G20成全球治理核心機制

自2013年以來,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每次出席G20峰會發表講話,除了談及世界經濟總體形勢、各國為經濟復蘇需要作出的努力,也必然談及如何更好地完善全球治理。今屆G20杭州峰會的理念和主張,某程度正是中方過去幾年的經驗積累而提煉出來的。

在2013年的會議上,習近平提出努力塑造各國發展創新、增長聯動、利益融合的世界經濟,堅定維護和發展開放型世界經濟,中國將繼續堅持穩定出口和擴大進口並重,強化貿易政策和產業政策協調,加快服務業開放步伐,推動對外貿易平衡發展,更好融入全球價值鏈。

在2014年的會議上,習近平提出,完善全球經濟治理的戰略高度,必須創新發展理念、政策、方式,更加重視增長質量和效益,特別是通過財稅、金融、投資、競爭、貿易、就業等領域的結構改革,通過宏觀經濟政策和社會政策的結合,讓市場力量充分釋放,推動經濟從周期性復蘇走向可持續性增長。

在2015年的峰會上,習提出除了治標以求眼下穩增長,又要治本以謀長遠添動力,尤其是新一輪科技和產業革命正在創造歷史性機遇,催生互聯網、分享經濟、3D打印、智能製造等新理念、新產業,其中蘊含着巨大商機,正在創造巨大需求,用新技術改造傳統產業的潛力也是巨大的。

中國選定杭州為G20峰會主辦城市,配合本年度峰會所訂立的「創新」主題。(路透社)

中國方案  「創新」為先

從習近平這三次講話可以發現,「發展創新」、「創新改革」和「新科技產業革命」等字眼多次出現,突顯了「創新型發展」是中方理念的核心,其「創新」不但包括了科技的創新,同時也包括了在治理理念和方式上的創新。

了解到這一點,就能理解為什麼這次G20杭州峰會,將「構建創新」放在主題的第一位,也能理解中方為何會選擇在杭州這個阿里巴巴公司總部所在地的城市,去舉辦今次峰會。

當前全球經濟低迷狀態持續,發展進入瓶頸,由於全球需求總體疲弱,各國都在激烈競爭有限的市場,促使保護主義興起和蔓延,反過來又進一步地損害全球經濟的復蘇。面對這一惡性循環,經濟規模合共佔全球GDP超過八成的G20集團,理應成為最有效的處理全球經濟發展難題的平台,而作為近廿年來經濟全球化的主要受益者,中國就更希望利用今次峰會,反對部分國家在經濟上以鄰為壑的保護主義做法。

全球治理改革  美拖後腿

過去數年,G20內部的其中一個重大矛盾,就是以美國為首的發達國家,在全球經濟治理改革上拖後腿,拒絕放棄部分既得利益,讓全球GDP佔比愈來愈大的發展中國家,擁有更大的全球治理發言權,當中最明顯的例子,是美國遲遲不肯落實G20峰會有關IMF投票權重新分配的決定。

發展國爭話語權  G20不能棄

在一些發達國家眼中,G20集團應對金融海嘯衝擊全球的歷史使命早已完結,無論在貨幣政策還是貿易政策上,各家自掃門前雪的傾向再起;至於全球治理改革,也不是他們關注的議題。儘管發達世界出現了質疑G20效用的呼聲,然而對全球眾多發展中國家來說,G20毫無疑問仍是他們爭取更大發言權的僅有重大國際平台,絕不能就此輕言放棄。

作為最大的發展中國家,中國和其他發展中國家在推動全球化等經濟議題上,明顯有着共同價值取向和利益訴求。中國外長王毅在峰會舉行前就表示,中國是最大的發展中國家,維護和拓展發展中國家正當權益,是中國應盡的責任和義務。

為了推動國際經濟新秩序的建立,中國利用東道主之便,廣邀發展中的國家代表與會,令本屆峰會成為歷來最多發展中國家代表出席的G20會議,在參與上更具代表性,也更富包容性。

杭州G20峰會的焦點之一,是奧巴馬與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的雙邊私人會晤。(Getty Images)

中國盼成兩陣營橋樑

然而與此同時,中國也是世界第二大經濟體,同樣面對着一些歐美大國所遭遇到的難題。

身兼「發展中國家」與「第二大經濟體」的雙重身分,令中方有機會在今次G20杭州峰會中,扮演發展中國家與發達國家之間的橋樑和「超級聯繫人」角色,協調雙方的訴求,平衡各方的利益。

事實上,從中國提出「一帶一路」倡議到建立亞投行、推動「金磚國家新開發銀行」和發起「支持非洲和最不發達國家工業化合作倡議」,中國不但為發達國家的經濟發展尋找新增長點,同時也為發展中國家的長遠發展鋪橋搭路。

以「亞投行」為例,由倡議到有57個成員國,並在不到3年時間內推出第一個項目。加拿大總理杜魯多日前訪華期間,就提出會積極考慮加入亞投行。

當前環球經濟前景危機四伏,由貿易保護主義、迥異的貨幣政策,到產能過剩的問題,全都需要好好協調,完善全球經濟治理的需要相當鮮明。今次杭州峰會,正是中國為G20峰會推動全球治理變革重新注入動力的重要機會。

你想看更多精彩的深度文章嗎?請購買今期《香港01》周報,或點擊此處:成為我們的訂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