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出口經濟17個月連跌 蔡英文「新南向」政策遇兩大關卡

撰文:何敬熹
出版:更新:

曾幾何時,台灣擁有令人稱羡的經濟奇蹟,1950至1990年的40年間,台灣取得了7%以上的實質經濟增長,貧富懸殊的差距亦同時收窄,是全球極少數可以一邊高速發展經濟,一邊平均分配財富的「特例」。
可惜如今光輝不再。去年台灣GDP增長率只有0.85%,是6年來最差,出口這經濟火車頭更連跌17個月。在此形勢下,台灣新任總統蔡英文提出了「新南向」政策,希望減少對中國經濟的依附,開拓東南亞市場。然而,面對疲弱的環球經濟及政治障礙,美麗寶島要成功突圍,絕非易事。

產業升級只聞樓梯響 

國民生產總值﹙GDP﹚有3大塊,分別是消費、投資與進出口。台灣絕對是出口導向型經濟體,出口佔GDP超過六成。不過,台灣6月出口數字按年減少2.14%,創下連跌17個月的紀錄,7月才回歸正數。

當前的出口困局,或多或少屬於結構性。工業向來在台灣經濟中扮演着主要的角色,70年代的經濟奇蹟,就是靠工業化帶動。製造業佔台灣GDP比重從1960年約2成,迅速飆升至1986年的4成,期間台灣GDP年均增長率達到7%以上。

可惜80年代以後,受累生產成本上升,台灣傳統勞工密集的加工製造業迅速向大陸和東南亞等地轉移。這段時間,技術含量較高的新興電子產業成了台灣日漸萎縮的製造業的救命草。自此,各界對產業升級的呼聲日隆,但不知是企業因循,抑或大環境不容許,新興的台灣電子產業,還是一如以往的傳統加工製造業,大多採用代工模式生產,產品附加價值率低。企業欠缺自家的創新和研發,令技術上受制於人,關鍵零件和技術還是依賴美、日、韓。

如此一來,大部分利潤被其他國家拿走,又未能打造自家品牌,創造出相關產業的上下游產業配套,當中國和其他東南亞國家生產條件和技術逐步改善,這些電子產業也跟隨傳統勞工密集加工製造業的步伐,漸漸移出台灣,令台灣經濟留下了一個大洞。

台灣經濟近年急墜,其中一個原因是台灣工業太集中在電子產品。(Getty Images)

工業單一  出口遇冷鋒

除了「產業升級」無期之外,台灣工業亦面臨過度單一的問題。台灣經濟研究院景氣預測中心主任孫明德就指,台灣經濟近年急墜,其中一個原因是台灣工業太集中在電子產品,所以當智能手機出口放緩,經濟問題便開始浮現。反觀另一工業大國韓國,除了電子產業之外,在造船、家電、汽車等產業都取得一定成就,經濟增長遠較台灣穩健。

事實上,日圓、歐元相繼貶值,令台灣機械產業的價格優勢不再。再加上內地經濟轉型、新興經濟體增長放緩,大環境不理想影響了台灣出口的表現。另外,佔出口近3成是金屬鋼材等原材料和中間材料,但去年以來,以油價為首的原材料價格一度重挫,至今仍未回復之前的水平。台灣行政院主計總處專門委員王淑娟就表示,原材料價格大幅下跌,全球景氣放緩,波及了台灣的出口表現。

出口受困,台灣其他兩頭馬車,即投資及消費的表現又如何?近年,台灣民間投資一直往下跌。至於消費,這幾年都很穩定,台灣服務業是典型的內需型產業,服務對象以內部民眾為主。製造業加速外流,失業增加,人工不升反跌,去除通脹因素影響後的實質薪資,在2004年觸頂後,拾級而下,目前比2004年的最高點還低了約7%。薪酬下降,民眾消費信心指數一直在低位徘徊,整個服務業市場無可避免大大縮減,無法帶動經濟轉型。

新南向政策 鼓勵台商投資東南亞

在台灣經濟飽受內外交迫之際,台灣新總統蔡英文上台,交出了她的經濟答卷,除了提出要重點發展的「五大創新產業」:亞洲硅谷、生技醫藥、綠能科技、智慧機械、國防航太之外,更引人注意的是,提出了「新南向」的發展策略,在西進發展內地市場外也要南下,增加在東南亞的投資,尤其是印度,原因是台灣出口近40%集中於中國,東南亞及美國市場只佔24%及10%,過分側重單一市場,成為台灣經濟的弱點。

蔡英文特別提到印度,外界相信除了是因為印度處於經濟高增長時期外,印度相較其他東盟成員,對中國在經濟政治方面的依賴度較低,是台灣更可靠的經貿合作對象。此外,中國勞動成本上升,越南成了不少製造業的新落腳地,相信也是台灣「新南向」政策的重點國家。最後是柬埔寨,近幾年該國經濟增長在7%以上,是進入爆發成長期的新興市場之一,而且柬埔寨對投資管制極少,沒有外匯限制,沒有利潤匯回本國規定,投資環境在東盟內可以算是最優厚、最吸引台商的。

雖然「南向」可供選擇的國家不少,但當中要應付的語言、文化、歷史等問題一點也不少,這也是為何以往台灣多番推動台商南向,最後卻敵不過西進內地的潮流的原因。根據台灣經濟部的最新數據,近5年台灣對外投資地區當中,以對中國的投資最大,達到62.2%,遠遠拋離第2名的新加坡(5.9%)。「新南向」真的可以救得了台灣經濟?

「新南向」的發展策略務求鼓勵台商,如電子工業廠商增加東南亞的投資,減輕對中國的依賴,惟前面的障礙不少。(Getty Images)

王永慶進軍越南觸礁

以台灣南向政策的先鋒王永慶為例,當時年過90歲的王永慶看中越南擁有近5億噸鐵礦石儲量,跟越南政府簽訂協議,在該國修建東南亞第一大鋼鐵廠,同時還在附近興建一座設計吞吐量足以躋身世界港口20強的深水港。計劃總投資達220億美元,是台塑對外最大投資方案,也是越南史上規模最大的外商投資項目。

可惜好事多磨,先是2014年越南反華騷亂,讓台塑越鋼一度陷入停工狀態。到今年4月,台塑越鋼所在的省份出現大量魚類死亡,民眾上街示威,要求政府嚴懲台塑。越南政府在4月底的初步調查結論中,本來是排除了台塑越鋼的責任。但到6月30日,越南政府相關部門又指台塑越鋼是造成魚群死亡的元兇,並嚴懲5億美元,據稱,這是越南對外商最大的一筆罰款。台灣媒體紛紛質疑越南政府的調查是否公正,巨額賠償又是否合理。

不論真相誰屬,台塑越鋼一案確實令蔡英文的南向政策蒙上陰影。而且,事件並非個別例子,據台灣媒體報道,台灣中鋼在印度的投資,也因政府失信,將熱軋原料關稅由原本設廠前協議的5%上調至10%,令中鋼大失預算,難以跟與印度簽署全面性經濟夥伴協定、只有1%熱軋原料關稅的日韓競爭。

難逃中國力場?

商業受困外,台灣更面對政治因素阻礙。台灣「走出去」,除了經濟上的關卡外,更大的困境在於被「邊緣化」的威脅。現時全球加入世貿組織(WTO)的成員中,大部分經濟體都另外加入了各種區域經濟合作機構或組織,以獲得更多雙邊或多邊經濟的合作和貿易優勢。

可是台灣由於政治障礙,一直未能加入區域全面經濟夥伴協定(RCEP)和跨太平洋夥伴協定(TPP)。這令台灣無法享受相互開放市場、減免關稅等優惠,不利擴大出口,長遠對台灣貿易和投資都起了排擠效應。 台韓產業重疊高達近八成,中日韓之間的自由貿易協定﹙FTA﹚對台影響很大。

台灣要進入中國是成員國之一的RCEP,固然要中國首肯。如果要入TPP,則需獲得現有12個成員國一致同意,雖然中國非TPP成員國之一,但台灣經濟部國際貿易局亦表示中國是當中8國的最大貿易夥伴、當中3國的第2大貿易夥伴,與中國維持良好關係將是他們重要考量因素。

蔡英文的「新南向」政策,某程度上是想減少對中國經濟的依賴,減低中國對台灣的影響力,但這個計劃本身就隨時敵不過中國的政治力場早早「夭折」。雖然蔡英文多番強調印度在「新南向」政策中的角色,但她本人的總統就職,印度卻臨時取消國會議員出席,當時適逢印度總統穆克吉訪問中國大陸,不少人相信原因是印度不願冒犯中國。出席典禮尚且如此,台灣真的可以透過「新南向」的經濟政策,避開中國無遠弗屆的影響力嗎?

蔡英文的「新南向」經濟政策,真的可避開中國無遠弗屆的影響力嗎?(Getty Images)

你想看更多精彩的深度文章嗎?請購買今期《香港01》周報,或點擊此處:成為我們的訂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