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背後】中秋前夜話「天河」

撰文:香港01記者
出版:更新:
歷年來,三峽工程備受詬病。(網絡圖片)

香港01特約轉載:何亦文

明天(9月15日)是中秋,人們會將注意力轉向天空,在這個特別日子「長煙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躍金,靜影沉璧,漁歌互答,此樂何極!」

為了不敗眾人節日之興,趕在佳節前談一個關於地上人構想天上事的事情——以人工方式將天上的「水」調往缺水地區,這個設想的名稱是「天河工程」。

這項被稱為天上「南水北調」的構想由「泥沙學科與江河治理」為研究方向的中國科學院院士王光謙提出,具體方式是:在大氣邊界層至對流層範圍內,存在穩定和有序的水汽輸送通道,稱之為「天河」。 對其採取人工干預,實現不同地域間大氣、地表水資源再分配。

王光謙推算說,未來五年「天河工程」有望每年在青藏高原的三江源、祁連山、柴達木地區分別增加降水25億、2億和1.2億立方米,中遠期有望實現每年跨區域調水50億立方米,大約相當於350個西湖的蓄水量。

這個設想宏大誘人,具體干預方式可能是用火箭、導彈進行中遠程人工降雨。這項工程耗資多少?最高層的傾向性以及對環境生態的影響?王光謙沒有透露。

關於治水,中國近三十年來有三峽、南水北調兩項大工程。

耗資兩千億元的南水北調2014年實現「南水」入京。不過不久前北京公佈的《「十三五」時期重大基礎設施發展規劃》披露,雖然北京每年可調入8億立方米水,但仍缺水1億立方米。為此,「將研究推動海水淡化入京」。看來南水北調不能徹底解決北京缺水之憂。

備受詬病的三峽工程立項時,主建者夸口說可以抵抗百年一遇的洪峰,但是今年長江流域連降暴雨,湖北一片澤國,為了保住重鎮武漢,當局不得不用淹沒大片良田方式確保重鎮武漢安全。而三峽庫區泥沙淤積,以及由三峽水庫引發的生態環境變化、地質災害都是懸而未解的難題。

長江流域平均年降水量1067mm(毫米),遠高於黃河流域的446mm。不過長江流域由於地域遼濶,地型複雜,季風氣侯十分典型,年降水量的時空分佈很不均勻。江源地區年降水量小於400mm,屬於乾旱帶;年降水量大於1600mm的特別濕潤帶,主要位於四川盆地西部和東部邊緣、江西和湖南、湖北地區。

有業內人士指出,三江源(長江、黃河、瀾滄江)做人工降雨已實施多年,但是這個效果(西北地區降水增加、湖泊雨積擴大)是人工降雨的結果,還是氣侯變暖造成的,目前沒有一個肯定的答案。

有人質疑說,王光謙不是搞水力學和泥沙的嘛,三峽泥沙論證、數字黃河都有他一份,怎麼搞起人工干預天氣了?

「天河工程」是否實現王光謙構想的美景是問題的一方面,更重要的是這項人為干預自然的工程將對生態環境產生哪些不利影響?在前景尚不明確的情況下貿然行事,如果導致三江源環境發生重大改變,不僅涉及中國水資源安全,還會波及東南亞地區。

此事非同小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