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讀】少數民族關係——誰都不高興

撰文:香港01記者
出版:更新:
日前,全國政協主席俞正聲在西藏昌都調研。(新華社)

香港01特約轉載:何亦文

「一曲新形勢下民族工作新樂章在中華大地奏響......」,這句頗具文學色彩的語言摘自昨天出版的人民日報,文章標題是「奏響新形勢下民族工作新樂章」。看到這篇讚歌式文章,想起朋友在北京開了間新疆風味餐廳,當地公安每隔幾天就以各種理由去檢查。幾次過後那朋友明白公安是「關心」餐廳請的三個新疆維族人。不勝其煩,朋友關掉餐廳,終於獲得清淨。

中央黨校教授靳薇最近在網上發表一篇題為「中國民族問題的根源與出路」的文章,披露民族關係有「三個不滿意」:漢族不滿意少數民族;少數民族不滿意漢族;少數民族之間不滿意。她認為中國存在國家民族主義和本位民族主義兩種極端。在「上主下從」的國家與民族關係中,少數民族與政府「溝通無門、訴求淤積」。「民族認同與國家認同的內在張力增強,權力資源的民族分配政策爭議頻現」。這種情況是不是和香港有些相似,有人強調國家認同,也有人強調本土。

靳薇文章中透露少數民族地區「突發事件和矛盾衝突增加」;少數民族進入內地,「被流入地區的政府部門視為巨大難題」;「機場安檢、賓館住宿都對特定少數民族採取特殊措施......」那位開新疆風味餐廳的朋友遇到的,就是當地公安把那三個維族人視為「不穩定」的隱患。

關於問題產生的原因,她認為國家民族主義和本位民族主義、傳統的統一戰線體制、外部勢力的介入,都造成民族關係緊張。「國家民族主義在政治上強調集權,迷信國家暴力,剛性強力維穩;經濟上,崇拜GDP,掌控資源開發利用許可權,用計劃經濟手段包辦欠發達地區的經濟發展;文化上,推崇極端唯物主義,對宗教與異族文化缺乏接納。」

「極端本位民族主義則在政治上抗拒統一,要求分享政治權力和席位;經濟上希望得到更多發展機會,強烈要求兌現優惠照顧的允諾;文化上全面復興本族傳統文化,發展語言文字,保護傳統宗教。」

至於問題的解決之道,這位黨內學者提出的方案是發展經濟、完善區域自治、設立民族政策試驗區等,可以說是吞吞吐吐、了無新意。

中共統戰部副部長、與達賴談判首席代表朱維群去年提出尊重民族差異而不應強化,過分強調民族差異不利於國家認同。針對朱的觀點,國家民族事務委員主管的報紙連續發表7篇社論予以抨擊。

2014年召開的中央民族工作會議提出,「65年來黨的民族理論和方針政策是正確的,中國特色解決民族問題的道路是正確的,我國民族關係總體是和諧的,我國民族工作做的是成功的。北京大學教授馬戎、清華大學教授胡鞍鋼曾分別提出民族問題「去政治化」和「第二代民族政策」的建議,都被國家民委旗下的機關報圍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