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視而不見或走出陰影 蔡英文兩岸政策夾縫求存

撰文:鄭子健
出版:更新:
台灣馬英九總統於卸任之前,造訪太平島,送給蔡英文一則提醒。(Getty Images)

從馬英九登陸太平島說起…

 

台灣總統馬英九卸任在即,忽然率團跑去南海太平島,提出「主權在我,擱置爭議,和平互惠,共同開發」方針,儼如大國領袖上身,宣揚和平友好,外界或者會嘲笑其無端生事,不自量力。

 

可是,候任總統蔡英文看在眼中,大概笑不出來。

 

馬英九途中一再強調,不只太平島,南海及其周邊群島「均屬中華民國固有領土及海域」;大陸國台辦亦遙相呼應,指「兩岸都同屬一個中國」,「同胞有責任共同維護國家主權和領土完整」。

對蔡英文而言,太平島之行訊息清晰:這個遙遠島嶼象徵台灣的歷史包袱,不管這名未來領袖心底裡有甚麼打算,寶島必然活於大陸身影之下,沒可能逃避了事。即使不在南海爭議問題碰上,兩岸領導人總會於經貿與其他國際關係議題遇上,屆時小英要如何招架呢?

 

回顧蔡英文競選之時,她對兩岸關係一直含糊其詞,只是反覆強調會尊重民意,以「維持現狀」為依歸。至馬英九跑一趟太平島,邀請候任總統派員出席,傳媒焦點隨即集中於其回應,可蔡英文只以「尊重體制」為名,拒絕派員,只籠統重申「堅持南海的主權,並確保航行的自由」。

 

太平島之行是一則提醒:蔡英文的兩岸政策仍是付之闕如,但台灣卻不可能把頭埋進沙子中,裝作看不見對岸身影。

蔡英文勝出大選後,解放軍於福建展開軍演。(央視截圖)

光是不卑不亢可不足用…

 

近日,針對兩岸關系,《衛報》《紐約時報》分別刊登評論文章,內容不謀而合,直指蔡英文左右做人難,既要維持台灣尊嚴及身份,滿足台民本土意識,又要小心翼翼,防範不慎言行刺激北京。確實,蔡英文於競選時已十分謹言慎行,主要推銷經濟自強,刻意避免利用本土情緒為招徠,對大陸充其量只表現得不卑不亢。

 

可正如《衛報》所言,假如蔡英文要實現改革大計,挽救台灣經濟,無可奈何必須保證兩岸和平,否則對岸強鄰可動用自身實力,剝奪任何成功機會,光是不卑不亢可不足用。該報指大陸可搶奪台灣為數不多的邦交國,並於國際組織與貿易協議排擠台灣,甚至施加經濟壓力,如下調大陸赴台旅客名額。

 

兩岸關系形勢比人強,主動權永遠操之於大陸手上,以蔡英文才智,必然知道「維持現狀」只是句空話,大陸亦以行動表明此話不切實際。台灣總統大選後,解放軍於福建演練搶灘登陸,對只有一海之隔的台灣,展示軍威;又大陸網民「自發」籌組「帝吧出征」,特意「翻牆」至Facebook,轟炸蔡英文專頁。

 

最近解放軍少將羅援更撰文強調,大陸雖「提倡兩岸和平發展」,但目標仍為統一大業,「而不是走向『和平分裂』」。

蔡英文要帶領台灣加入TPP,為其第一場外交考驗。(Getty Images)

既然逃不了,蔡英文要如何應對?

 

大陸政府故然要「提醒」蔡英文,不要幻想大陸因其一句「維持現狀」,便會袖手旁觀,對台灣聽之任之。

 

可是,強者政策也不是鐵板一塊。自2014年台灣太陽花學運及香港佔領運動爆發,大陸那邊也有所檢討,明白單靠經濟手段,輸送利益,並不能真的令兩地人心歸服,惟有大陸健全自身社會及政治文化,才能令對方真正心悅誠服。

既然始終要應對大陸挑戰,蔡英文的兩岸政策至少要做到一點:大陸鷹派無從發難,而鴿派則有更多實質理據,宣傳兩岸和平發展。蔡英文也可走另一條路,以擺脫大陸陰影為目標:尋找新商貿夥伴,減少依賴大陸市場;配合美國「重返亞太」戰略,與其盟友組成聯合陣線,抵制大陸勢力。

 

當然,於兩岸政策,台灣非二擇其一不可,實有可能兼取兩者之利,但只要一不小心,便會兩邊不討好,弄巧反拙。

 

蔡英文上任在即,對外首務為爭取加入跨太平洋戰略經濟夥伴關係協議(TPP),以擠身自由貿易圈,拓展台商生存空間。台灣能否說服中國默許其事,不生事阻撓,且能走到最後,獲美國首肯加入?答案將取決於新任總統如何駕馭兩岸關系,遊走於夾縫之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