藉「六中」起跳 中國能否跨越「反腐陷阱」?

撰文:特約轉載 何亦文
出版:更新:
「大老虎」現身反腐專題片「懺悔」,中共已經在近年的反腐中極大震懾了黨內官員的貪腐。(視頻截圖)

「中等收入陷阱」、「修昔底德陷阱」、「劉易斯陷阱」,眾多周知,中國面對諸多陷阱,但其中有一個最具中國特色──「不反腐亡國,反腐亡黨」,它可以被稱為「反腐陷阱」。中共高調反貪三年,是否已經跨越這個陷阱?對於這個問題的回答,只可以謹慎地說,正在跨越中,但還沒有完成。

從目前的情況看,儘管相當一批官員被整肅,卻沒有出現大面積政治波動。山西「塌方式」官場腐敗被控制在局部。反腐造成官員「懶政」心態,但整體官僚系統尚在運作之中。相反,經過此輪反腐,雖然不能說民眾對執政黨完全恢復信心,卻可以說正處於從失望到觀望的轉變中。

反腐專題片《永遠在路上》昨天播出最後一集。必須承認,近四年的反貪規模空前,大大小小的貪官抓了不少,重壓之下,令官員們「不敢貪」取得效果,剩下的問題是怎麼做到「不想貪、不能貪」?

中央黨史研究室主任曲青山在這部專題片中承認,「反腐敗的形勢依然嚴峻複雜,是因為不能腐的問題、還有不想腐的問題還沒有解決」。

以王岐山為首的中紀委反腐力度連年增強,然而中共能否建立具有可持續性的反腐機制才是跨越「反腐陷阱」的關鍵。(路透社)

中共反腐形勢依然嚴峻 「不想腐、不能腐」問題待解

「高薪養廉」是朱鎔基做總理時的提出的反腐理念,希望借此令官員們「不想腐」。15年過去,公務員的待遇大幅提高,公務員成為趨之若鶩的職業,但是腐敗卻曾滲透到社會的每一個毛孔。「高薪養廉」的提法在今天內地媒體上已經基本消失,取而代之的是「不忘初心,走好新長征」。

「不能腐」指的是制度。《永遠在路上》大致勾畫了中共反腐制度的雛形――黨委書記承擔「反腐」的主體責任,意思是屬下的官員發生貪腐,他要負主要責任;紀檢系統負監督責任。再一個是巡視制度,以及中紀委向黨政機構派駐紀檢組,形成紀檢「全覆蓋」。

《永遠在路上》中承認,對某個地區、某個部門的最高領導人(通稱「一把手」)的監督存在難度,巡視組、派駐的紀檢組都是針對「主要領導人」。另一個問題是規模龐大的小官小吏。《永遠在路上》披露一個社區主任、一個村長借徵地、拆遷貪污過億元;中央政府發放的救災款、扶貧款都進了這些人的腰包,令最高層鞭長莫及。

清華大學廉政研究中心主任程文浩感嘆道:「基層的黨政部門和官員權力太大、過於集中,而他相應的領導責任太小。」應對之策,「一方面要減少公共權力;另一方面要強化權力對應的這種責任」。

所以,可以說中國正在跨越「反腐陷阱」,但尚末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