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江源冰川消融生態保護陷困境:被納保護區但未獲資金支持

撰文:劉莎莎
出版:更新:

地球上絕大部分的淡水,以冰的形式保存在南北兩極和一些高海拔的山地上,這是地球上的固體水庫。而發育在中緯度地區的山地冰川又像是一座座水塔,哺育著眾多的大江大河。冰川,從某種意義上來說就是江河之源。
格拉丹東作為長江源頭,當地冰川正在加速消融。而對其具有管轄權的青海、西藏,由於兩地管理體制和保護理念不一,其生態保護也陷入項目資金投放的尷尬之境。格拉丹東被納入三江源自然保護區但未獲資金支持;專家認為,當地保護不應以行政界限和管理歸屬而割裂。

格拉丹東巨型冰川,也是長江源頭的固體水庫。(網絡圖片)

據《新京報》今日(31日)報道,長江之源格拉丹東的冰川正在消融。根據橫斷山研究會首席科學家楊勇多年考察測量的結果,青藏高原地區85%至90%的冰川都在退縮,長江源的固體水庫正在加速消融。很多小冰川已經消失斷流,雪線升高至5800米以上,格拉丹東東坡崗加強巴冰川30年來退化近2000米,西坡長江正源姜古迪如冰川倒退500米左右。

楊勇認為,在全球氣候變暖的大趨勢下,三江源地區冰川雪山持續消融減退,凍土層解凍加速,沼澤濕地減少,在短期內造成部分河流、湖泊水位有大幅度上漲。但從長遠看,這將改變三江源水系分佈格局,甚至使源區水源瀕臨枯竭、荒漠化加劇,進一步的後果是整個江河流域出現乾旱。越來越多的人類活動進入該地區,對青藏高原脆弱的大氣圈和敏感的冰川,無疑是雪上加霜。

格拉丹東冰川不斷消融,但該地區生態保護上的行政管理,卻一度陷入尷尬之境。在公開出版的地理行政區劃圖上,屬青海省管轄;而按照國務院相關文件規定,對該地實際管轄則是西藏安多縣。由於兩地管理體制和保護理念不一,目前生態保護面臨資金投放瓶頸。

「保護不應因管理歸屬分割開」

近年來,對於格拉丹東的保護,青海、西藏兩地存在著差別和衝突。安多縣對此區域實行封閉式保護措施,未經許可禁止進入;青海申報的三江源自然保護區和三江源國家公園規劃中,格拉丹東被列為核心保護區。

2005年1月26日,國務院第79次常務會議批准《青海三江源自然保護區生態保護和建設總體規劃》。三江源國家公園管理局(籌)局長李曉南透露,按照2005年獲批的總體規劃,當年成立的三江源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總投資75億元。在此基礎上,從2014年起,開始實施二期工程,總投資160億元。

2016年3月5日,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正式印發《三江源國家公園體制試點方案》。今年6月,「三江源國家公園管理局(籌)」在青海西寧掛牌成立。無論是2005年獲批的三江源自然保護區還是今年獲批的三江源國家公園,附帶的《三江源自然保護區規劃圖》、《三江源國家公園分佈圖》裡,格拉丹東都被標注成核心區。

然而,據西藏安多縣縣長紮西平措表示,格拉丹東的環境和生態保護資金,都是安多縣財政支出,並未有其他資金來源。據楊勇了解,三江源自然保護區和三江源國家公園項目都是由青海申報並獲得批復,格拉丹東地區並未獲得過上述項目資金。「格拉丹東作為自然地理單元的整體,不應該以行政的界線和管理歸屬地而割裂開。」楊勇如是說。

三江源國家公園管理局(籌)局長李曉南在接受新京報記者採訪時透露,格拉丹東被納入三江源國家公園核心區,今後國家批復相關保護資金,會考慮給格拉丹東使用。另外,李曉南強調,鑒於長江源的脆弱生態,目前,對長江源可進行生態體驗和科研,絕對不能進行旅遊開發,「旅遊」這個詞,不應該和長江源掛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