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澤東誕辰123周年 內地尊毛去毛觀點兩極

撰文:香港01記者
出版:更新:
12月26日,各地民眾來到湖南韶山毛澤東廣場,向毛澤東銅像行鞠躬禮、敬獻花籃。(中新社)

今日(12月26日)是毛澤東誕辰123週年紀念日,在毛澤東的故鄉湖南韶山市及國內多個地方舉行了一系列的紀念活動。韶山的毛澤東紀念館中以大量圖片、模型展現毛澤東的功績,但是對於毛澤東自稱一生中做了兩件大事之一的文革卻隻字不提(另一件是1949年將國民政府趕出大陸)。毛澤東認為前蘇共上世紀50年代末期變質為修正主義,發動文化大革命是為了防止中共重蹈蘇共的覆轍。

12月26日,福州收藏家協會秘書長張祖仁在福州家中展示毛澤東文獻資料。共展出他30多年來潛心收藏的1000多件有關毛澤東的圖片、畫報、海報等文獻資料。(中新社)

「去毛化」並非事實

毛澤東是中國共產黨的創始人之一,也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建立者,他發動的「文化大革命」卻對政府經濟造成重大破壞,對於他的議題也一向備受熱議。在改革派看來,毛澤東思想早已成為桎梏中國政改進程的象征,如十七屆七中全會公報不提「毛思想」,意味著中共將在意識形態領域作出重大改變,以解決社會發展現實受到過時思想理論阻礙和束縛的矛盾。

近年來,毛主席紀念堂搬遷的話題、河南毛澤東巨型塑像被拆除事件,更讓外界熱議中國是否正在「去毛化」。不過,自十八大以來,無論是官方媒體,亦或是中共總書記習近平也曾多次提及毛澤東,更時常引用毛澤東的話、詩詞、典故。官媒新華社今日亦刊文紀念稱,毛澤東為建立新中國犧牲了六位親人,且去世後沒有給家人留下一分錢遺產。由此觀之,「去毛化」並非事實。

毛習二人僅形式上而非實質上相似

另一方面,外界也常常將毛澤東與中共總書記習近平二人放在同一層面作對比,也往往引起激起熱烈討論。習近平上任後,外界不少聲音更稱「習近平已成為中國自毛澤東之後最有權力領導人和偉大舵手」。

對此,多方反對聲音此起彼伏,日媒《外交學者》9月的文章較為有代表性。文章稱,此類臆測都基于一種不真實的假設,即習近平發動群眾運動和宣傳個人崇拜的做法與毛澤東一致。但是,外界所看到的習近平與毛澤東的相似之處多是形式上而非實質上的。習近平借用了毛澤東的時代的一些方法,且進行了改革和升級。例如習近平創造了一種共產黨執政的危機感,讓中共隨時保持警醒。與毛澤東一樣,習近平的目標是將中國建成一個富有、強大的國家,但是兩人奔向目標的途徑路線卻是不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