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維穩辦官員《人民日報》撰文:處理好維穩和維權關係

撰文:慈美琳
出版:更新:

十九大召開在即,維穩工作是重中之重。習近平日前提出2017年維穩工作要求,中央維穩辦官員今日則在黨媒撰文,闡述維穩挑戰及思路。

1月12日,中央政法工作會議在京召開,中央政治局委員、政法委書記孟建柱傳達習近平說法稱,2017年是黨和國家歷史上有特殊重要意義的一年,要把維護國家政治安全特別是政權安全、制度安全放在第一位,提高對各種矛盾問題預測預警預防能力,為黨的十九大召開營造安全穩定的社會環境。中央維穩辦副主任13日則在《人民日報》撰文談維穩思路。

近年,土地、勞工糾紛、環境等問題引發的集體事件多以強力維穩手段結束。圖為去年6月廣東烏坎遊行。(羅君豪攝)

不斷提高維穩能力

中央維穩辦主任馬玉生發表題為《打好新形勢下維穩主動仗》的文章,談論當前國內外維穩形式,指國內外、互聯網上網下都有不少複雜的矛盾和問題,將不斷提高維護國家安全和社會穩定的能力水平。

文章稱,目前中國社會大局總體穩定,但影響穩定的問題和矛盾仍不少,經濟下行帶來新矛盾,改革帶來的社會關係和利益格局調整,社會轉型中的新情況,都可能成為群眾集體上訪的源頭;一些群體基於相同利益訴求,出現網上串聯、網下行動態勢;以美國為首的一些西方國家始終不忘意識形態滲透,插手炒作敏感事件等。他又提及「一些歷史遺留問題尚未得到有效解決」,但未指出是什麼歷史問題。

處理好維穩和維權關係

而面對當下局勢,馬玉生提出,要處理好內部穩定和外部安全,及維穩和維權的關係。

文章稱,處理群體維權,不能停在治標,即對事件本身採取維穩措施,而是將調整、處理好利益關係作為治本之策,「絕不允許對群眾的報警求助置之不理,絕不允許讓普通群眾打不起官司,絕不允許濫用權力侵犯群眾合法利益,絕不允許執法犯法造成冤假錯案」。而防範更應走在治理之前,將人力財力集中在事先預防,功夫下在平時,充分利用互聯網、大數據等推動預測預防,以「一盤棋」思維謀劃維穩。

中央維穩辦全稱為「中央維護穩定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成立於2000年5月11日,是中央維護穩定工作領導小組的辦事機構,中央綜治委成員單位。作者馬玉生自上世紀80年代起,在警察系統工作多年,歷任公安部紀委指導處處長、調研室主任、監察部駐公安部監察局副局長、四川省公安廳任副廳長等。2015年7月任中國刑警最高學府中國刑事警察學院一把手,2016年中進入中央維穩辦任職。

上訪和維穩之間的矛盾,已成為一主要社會矛盾。馬玉生說,不能只靠打壓來治標,亦要通過協調利益來治本。(資料圖)

維穩方式合法性一直存爭議

山東大學法學教授魏治勳曾撰文分析,維穩政策指導下的政治狀態,包括政治意識形態的凝聚,也包括政治法律制度的運作。「秩序」和「穩定」等是當下追求的高級乃至最高位序價值,但目前國內維穩方式的合法性缺失與維穩目的正當性間存在明顯衝突。

官方高壓維穩形式一直受各方詬病,成為社會一大矛盾。近日,兩河南訪民在公安局離奇燒死事件也在人們心中劃下問號,官方沉寂兩日,媒體實地訪問曝出新聞後遭刪文,12日才對外通報,承認此事並立案偵查。如何解決維穩機器和群眾之間的對立、不信任,信息公開應是其中重要一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