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媒刊中國航母高清照 軍報稱需加強反諜工作防甲午戰爭悲劇重演

撰文:陳曉
出版:更新:

日本共同社在2016年12月發布了正在大連建造的中國首艘國產航母照片,並稱航母的船體及艦橋已基本完成,預計將在2017年年初下水。事件引起了中國軍方的關注,《解放軍報》在近期發表文章指出,需要加強反間諜工作,以防止外國情報機關竊取中國的軍事機密,對國防能力造成損害。

文章指正在建造的航母照片流出,與截獲無人偵察器事件反映出,外國情報機關試圖竊取中國軍事機密。 (Getty Images/路透社)

文章指出,中國海軍在南海截獲無人探測器,與航母建造地的照片流入網路等事件都反映出,外國情報機關積極試圖竊取中國的軍事機密,對那些軍事「盯梢」者,中國應給以強有力的震懾,以防對中國構成重大安全威脅。

文章還指出,在甲午戰爭前夕,日本間諜準確獲得了清政府增援朝鮮的出海時間,從而在預定海域突襲清軍運兵船。因此必須以史為鑑,防止外國情報機構對中國軍事機密的偵察摸底。文章還警告,假如明天戰爭來臨,情報問題可能再次成為中國的痛點。

日本共同社在去年12月發布中國首艘國產航母高清照,事件引起中國軍方的重視。 (資料圖片)

文章稱,中國已經準備好打擊企圖竊取軍事機密的間諜,有信心可以遏制那些侵犯中國國家利益的行為。2014年11月1日,中國通過了《反間諜法》,允許政府沒收用於非法收集信息的任何財產。2016年,中國展開大規模的反間諜行動,除了發布多部連環畫和小視頻,警告與外國人接觸的風險外,還報道了計算機程序員黃宇被判死刑的消息。據官方報道稱,黃宇自2002年起,向外國情報機關提供了15萬份機密材料,獲利70萬美元。

俄羅斯科學院遠東研究所高級研究員瓦西里‧卡申表示,美國與蘇聯長期積累了大量實踐經驗,以及成文不成文的技術偵察規則。中國剛剛開始適應美國主要敵人的角色,學習如何在這種環境下行動。他指出,中國自己也打造一整支技術偵察艦隊,收集情報。在2014年亞太國家舉行的環太平洋海軍演習中,中國用815型偵察船收集了美國軍艦的情報,而第5艘該型偵察船已在2017年1月10日下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