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會聚焦】2017年中國軍費增長維持7% 傅瑩:中美實力差距仍大

撰文:鄭子健
出版:更新:
傅瑩在今年兩會上對有關因應國家監察體制改革而修憲的回應,亦被外界視為可能修憲的訊號。(新華社)

今日(3月4日),全國人大召開第12屆第5次會議,大會發言人傅瑩就大會議程和人大工作,回答中外記者提問。期間美國有線電視新聞(CNN)記者直指,中國軍力近年不斷增長,例如建造航母和於南海加強軍事部署,引起世界各國關注,希望中國當局透露今年軍費開支增幅和其中考量,是否與美國宣布大幅增加軍費有關。

傅瑩引述財政部數據,指中國按自身國防需求和經濟發展水準,於2017年增加國防費7%左右,佔國民生產總值1.3%左右,維持過去多年水平。她認為「美國軍費已經很大了」,而北約也強調成員國需按國民生產總值提高軍費至2%:「我不知道你們怎麼評估這個趨勢,是不是也問問他們是什麼考量。」

資料顯示,中國2016年國防支出約為9543.54億元人民幣(約為1388億美元),比2015年增長7.6%。2011年至2015年,中國國防費預算增幅分別為12.7%、11.2%、10.7%、12.2%、10.1%。相比之下,美國軍費開支遠高於中國,據資料顯示,美國2016財年軍費預算約為5850億美元,在全球軍費排行榜中排名第一,而美國亦長年佔據此排行榜的首位。

2017年中國增加國防費7%左右,佔國民生產總值1.3%左右,維持過去多年水平。(新華社)
傅瑩認為中方在南海加強部署已收得成效。(新華社)

傅瑩:美國恐怕還是擔心中國趕上

至於所謂各國對中國存有戒心,傅瑩反問:「世界上發生了那麼多的衝突,甚至是戰爭,造成了嚴重的大量的人員傷亡、財產的損失,那麼多難民流離失所,哪個是中國造成的?看看過去這十多年,中國從來沒有給任何國家帶來任何傷害。」至於中國周邊領土主權和海洋權益爭議,中方主張通過對話和平解決,但同時會「擁有保衛自己主權和權益的能力」。

傅瑩接著以南海為例,指中方「確實要防範外部力量介入爭議問題」,增強實力以維護地區和平,最近中國和爭議諸國重啟對話商談,局勢緩和,即為實證。至於未來形勢如何,仍取決於美國在區內意圖。對於華府以「航行安全」為由,介入南海爭議,傅瑩稱引用英國倫敦金融城資訊,南海不在高危地區之列,亦不見得保險公司對途經商船增加保費。

傅瑩最後總結說:「不知道你同意不同意,美國恐怕還是擔心中國從能力上趕上或者超過美國。實際上中國作為一個發展中國家,跟美國在能力上差距是很大的,但是中國的軍隊發展建設是要繼續下去的,這是我們保衛國家主權、安全的需求。」

期望國際媒體「多注意中國的新故事」

其後陸續有記者追問中美關係議題,主要為新任總統特朗普屢次批評中國,未知中方對此有何回應。傅瑩認為,雖然美國政府換屆,提出新想法和新主張,但總體而言中美關係合作還是主流,例如兩國已展開高層交流,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與特朗普兩次通電話,志在展示中美之間還是要多合作,做好夥伴,至於具體政策要留待外交部長介紹。

對於特朗普對華態度變幻無常,傅瑩認為源於「美國社會對中國普遍不那麼了解」,又指美國傳媒較少渠道獲得中國一手資訊,亦不多人想看中國人寫的文章和書,以至影響政治判斷:「這次美國大選,每個候選人都談到了中國,我聽下來看他們講的關於中國都是老故事,或者是不那麼真實的故事。」為此中方會儘量傳遞自身資訊予國際社會,亦期望國際媒體「多注意中國的新故事」。

中印兩國要「相互諒解」

此外,有印度記者提到,中印兩國關係去年轉差,例如就印度加入「核供應國集團」(NSG)一事,雙方看法分歧,印度外交部長甚至在中印高級別戰略對話坦言,由於中國與巴基斯坦建立經濟走廊,對印度不利,因此不確定今年是否派代表出席中方「一帶一路」高峰論壇,未知中國官方如何看待雙邊關係走向。

傅瑩認為,中印戰略對話所涉議題既深且廣,「還是挺積極的」。她回顧1990年代兩國貿易只有20億美元,至去年已高達700億美元,「發展是相當快的」,高層軍政交流亦十分頻繁:「(中印)彼此還是要多相互理解,這樣才能解決好彼此的關切。當然有些問題暫時解決不了,也不能因為有問題就不往前走了,一些能做的事、可以做的合作也不去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