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讀】中國版《紙牌屋》開播 中共推反腐大劇展現意志

撰文:香港01記者
出版:更新:

呼喊著「文藝不能缺席」誓言,一波針對反腐話題的思想、道德審判正在以電視劇、文學作品的載體蜂擁而至,新一輪的反腐影視劇集在失蹤10年後,又出現在中國熒幕之上。

3月28日晚,一部最新的電視劇集在湖南衛視開播。內地很多主流媒體高調推薦這部名為《人民的名義》的劇集,理由是這部反腐劇的出現是基於「國家反腐大背景,力度、布局之大前所未有」。

電視劇《人民的名義》被媒體稱為中國版的《紙牌屋》。(視覺中國)

中共藉反腐劇爭取民眾認同

《多維新聞》分析指出在這輪持續的「國家反腐」運動中,黨宣系統正在嘗試用更加通俗化的電視劇集和文學作品,來爭取民眾對這次「國家意志」的認同——「反腐是場硬仗」。

媒體積極地推介《人民的名義》開播,稱該劇集是中國的「2017反腐第一大劇」,並宣稱「標誌著沉寂10年的反腐題材劇正高調復蘇與現實中轟轟烈烈的反腐行動交相輝映。」

很顯然,中共希望重新喚起民眾的集體記憶,10年前出現在中國大陸的一輪反腐劇熱。當年的反腐劇集曾經創下收視佳績,分析人士指,這些劇集曾經民眾沉浸在庶民的勝利中,而創作者更想表達的是清官治國的理念,雖然兩者的鴻溝並未彌合,但重疊的部分是,當時雙方都認為反腐是中國官場文化不可或缺的部分。

從2004年到2007年,,共產黨的監管部門以「數量泛濫和過度開采」的理由讓反腐劇悄然地退出了中國大陸的電視劇市場。

觀察人士稱,盡管上一輪的反腐劇出現是自發行為,但無法忽視的是當時的中共政局背景,1989年之後的中國大陸被壓抑的民眾情緒在朱镕基組閣後,迅速找到了情緒的出口—朱镕基上任時誓言反腐:「准備了100口棺材,99口留給貪官,一口留給我自己」,無疑是讓民眾萌生了「反腐」能解決中國一切問題的願景。

《人》的編劇為作家周梅森,為了獲取此劇的一手材料及靈感,他曾於監禁「大老虎」的秦城監獄等監獄,生活了兩個多月,採訪在囚貪官。(視覺中國)

要「以文藝作品來凝聚人心」

10年後,這次《人民的名義》劇集出現,已經是「國家反腐」的「國家意志」,並且由官方指定出創作和播出的計劃。

在媒體眼中,這部劇集的賣點很多,僅拍攝制作方就足夠分量——中共最高人民檢察院的影視中心和解放軍的中央軍委後勤保障部的影視中心,一同完成了這部劇集。

官媒新華社透露,中共的紀律檢查部門中紀委在18大後已經明確了,要「以文藝作品來凝聚人心」的任務。中共主管電視劇審查的官員也向媒體透露,「我們領到的任務,反腐題材的每年電影最少一兩部,電視劇最少兩三部,而且必須是精品」。

中國沒有「紙牌屋」?

「中國沒有《紙牌屋》」,2015年9月,習近平在訪美演講時談到中國的反腐行動時稱,「查處腐敗案件,順應人民要求,這其中沒有什麼權力鬥爭。」

《紙牌屋》(House of Cards)是美國一部以政治為題材的電視連續劇,講述的是一位美國國會議員在妻子的支持下,如何運用復雜的權術獲得最高權力的故事。

媒體稱,「有人將中國此輪高調宣傳反腐題材電視劇與《紙牌屋》相提並論。」

2013年,中紀委書記王岐山曾向黨內干部推薦當年熱播的美劇《紙牌屋》,並表示非常重視劇中「黨鞭」這一角色。

這些案例都表明,在中國,政治與文藝有著切割不斷的微妙聯繫。

媒體在推介《人民的名義》開播時透露,這部電視劇首次觸及到了「副國級」的貪官。在中國,「副國級的幹部」是政治術語,是指擔任「黨和國家領導人」的中共高級幹部。而此前,中共已懲治的「副國級干部」包括周永康、薄熙來、郭伯雄、徐才厚、令計劃、蘇榮等6人,在中共的政治歷史中也屬罕見。

觀察人士稱,「文學的介入」、「反腐劇的大躍進」,都是中共在向民眾展示決心——中共仍然會繼續堅持高壓的反腐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