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患無窮? 瀋陽大學生買樓「零首期」新政半日叫停

撰文:慈美琳
出版:更新:

國家提出樓市去庫存,各地紛紛出奇招。去年,浙江杭州富陽區提出高學歷者買樓優惠、最高可得80萬元(人民幣.下同),可謂「既想去樓,又想留人」。昨日,瀋陽來了一招更直接的,大學生買樓直接零首期。不過,新政推出不到半日就夭折了……

去年,廣東有樓盤嘗試「零首期」吸客,但瀋陽今次的「零首期」新政則是破天荒的政府行為。(新華社)

昨日,遼寧省瀋陽市政府發布樓市新政,22條政策中,最受關注的當屬對大學、職業技術院校在讀生和和新畢業生實行買樓零首期政策。正當輿論沸騰之時,昨晚瀋陽政府發布消息指,該政策還處於前期調研論證階段,暫不具備出台條件。就這樣,誕生剛半日的「零首期」新政被正式叫停。

除零首期外,瀋陽叫停的還有對大學生群體的其他買樓優惠,包括規定的公積金繳存時限變短。而另外幾條刺激措施仍被保留,包括每人可貸款高達60萬元;在校生買樓給予每平方米200元(人民幣,下同)的獎勵政策;同時,在校生、畢業5年內的職場新人買樓的,政府給予契稅全額補貼。

人民日報微博評論瀋陽大學生「零首期」政策。(截圖)

官媒發文提醒 新政施壓下夭折?

首期是實現買樓大業的第一隻攔路虎。目前,全國各地首期比例基本都不低於兩成,這個數目對大多數大學生和剛畢業年輕人來說根本不可能負擔。如此狀況下,瀋陽的零首期新政可謂「開天闢地之舉」,將去庫存目標群體擴大到經濟能力不強的年輕人,間接向他們的父母施壓,此舉立即引起關注,得到的多是反對之聲。

官媒《人民日報》微博稱,去庫存也要尊重市場規律。「全國樓市冷熱不均,發燒的當降溫,沉寂的該加把火,前提應是尊重市場。」《鳳凰網》評論更是直接將零首付說成「奇葩政策」,直指其無視市場規律,不顧實際地追求去庫存結果,只會扭曲樓市。

「國家隊」學者亦不看好。中国社科院经济所研究員汪利娜對《財新》說,通過一時的政策過度刺激房地產市場雖可讓地方政府獲得土地財政,開發商回流資金,但確是短視的行為,「就這麼走下去也走不遠」。 她認為,零首期的本質是將風險轉嫁給公積金,最終還是要大眾兜底。

瀋陽為何如此急於賣樓?

2015年尾,中央提出去庫存任務,指出目前全國多地庫存高企,空置率高。(新華社)

瀋陽的樓市庫存量在全國29個重點城市排首位,去庫存形勢嚴峻。內地樓市大數據研究中心克而瑞的統計資料顯示,截至1月31日,瀋陽市商品住宅庫存面積為2829.6萬平方米,估計需25個月能消化掉;而一個月前,這個數字是2842.6萬平方米,也就是說,一個月裏,瀋陽只去掉了十幾萬平米的住宅,並沒有達到預期中應消耗的庫存。

近年來,瀋陽頻頻出招救樓市,效果都不甚理想。瀋陽樓市去庫存之所以如此艱難,經濟不景氣首當其衝。2015年,全國GDP增速6.9%,各省份和直轄市增速相差甚遠,其中重慶、西藏等地增速達11%,瀋陽市所在的遼寧省則以3%的增速墊底,遠低於2014年的5.8%。

網民對於政策的朝令夕改大有微詞。(網絡截圖)

瀋陽對一些本不具備購房還貸能力的人發放貸款,跟2008年爆發的美國次貸危機根源如出一轍。中國決策層去庫存的目的無疑是引導房地產市場的健康發展,釋放較重的房地產風險,避免出現經濟「硬著陸」。如果沈陽零首付的真正實施下去,產生的蝴蝶效應導致各個地方政府爭相跟風,那就真把本已嚴重泡沫化的房地產市場不斷推向無限「深淵」了,也許因此被當局緊急叫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