預防子宮頸癌 HPV DNA檢測幫到手

撰文:專科醫生
出版:更新:

相信大家對HPV病毒這個名字並不陌生,但對它的認識卻未必很深,或者覺得與自己無關。其實HPV病毒感染的情況在本港非常普遍,高風險的HPV病毒更可引致子宮頸癌。醫生建議,適齡婦女應及早接受子宮頸篩查檢測,而較新的HPV DNA檢測比傳統的子宮抹片檢查,能提升高達四成的靈敏度﹐找出子宮頸癌前病變個案。港府現時亦以HPV DNA檢測,作為30至64歲女士的主要篩查方法。

子宮頸癌個案升 27歲也中招

部分人誤以為年長的女士才有機會患子宮頸癌,但其實只要曾經有性經驗的人,不論任何年齡,均有機會中招。患者Tiffany確診子宮頸癌時只有27歲,她憶述得知自己患癌的一刻,腦袋一片空白,「我不敢相信自己有癌症,一直以為40至50歲以上的女士才有機會患子宮頸癌,『HPV』對我而言只是三個英文字母,一想到化療及電療引致的副作用,真的很害怕。」Tiffany現時仍然繼續與癌症搏鬥,她希望透過自己的經歷,鼓勵女士們盡早接受篩查,不要對婦科檢查存有恐懼,以免情況惡化,要承受治療之苦。

定期接受篩查 患癌機會大減

在香港,每12名女性便有1名HPV感染者,且以年輕女士居多。婦產科專科醫生陳嘉倫指,HPV病毒即是人類乳頭瘤病毒,感染HPV通常可以自然痊癒,但持續感染HPV則有機會造成癌前病變。他說:「幾乎所有的子宮頸癌個案,均由感染高危型HPV病毒引致。一旦HPV病毒侵襲子宮頸,形成子宮頸上皮內瘤(癌前病變),而情況未能得到控制,便會惡化成癌細胞,導致子宮頸癌。」如果能及早發現高度癌前病變,透過適當治療,把病變組織徹底清除,便可大幅減低變成子宮頸癌的機率。

(左起)羅氏診斷(香港)有限公司總經理羅子賢先生、婦產科專科醫生陳嘉倫醫生

HPV DNA檢測 提升檢查靈敏度

子宮頸癌在香港女性常見癌症中排行第七位,死亡率亦佔據第八位,近年確診個案更呈上升趨勢。有研究指,定期進行子宮頸檢查的女士,患癌風險可降低超過九成。子宮頸檢查主要有兩個方法,分別是子宮抹片檢查及HPV DNA測試,陳醫生引述研究指,HPV DNA檢測的靈敏度較子宮抹片檢查高,並可分辨出高風險HPV病毒,以及檢驗出更多高級別的病變。政府亦因應子宮頸癌的嚴重性,推出全新子宮頸癌篩查服務,30至64歲婦女會採用HPV DNA檢測作為主要篩查子宮頸癌的方法,而25至29歲的婦女則會接受子宮抹片檢查。

羅氏診斷(香港)有限公司總經理羅子賢先生。

羅氏診斷(香港)有限公司總經理羅子賢先生形容,衛生署採用具有更高靈敏度的HPV檢測作為其中一種篩查方法,是重大的進步,也是重要的一步,讓香港無數女性及其家人受益,並可採取預防措施,甚至有機會完全預防子宮頸癌,挽救更多寶貴的生命。

(左起)梁愷昍婦癌基金會代表Katharine Reiner、子宮頸癌患者Tiffany、婦產科專科醫生陳嘉倫醫生,羅氏診斷(香港)有限公司總經理羅子賢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