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印邊境對峙】BBC分析5種可能性:由小規模衝突到核子大戰

撰文:李俊杰
出版:更新:

中印邊境對峙事件持續已久,雙方前日(15日)在拉達克地區班公湖附近爆發互擲石頭的小規模衝突,更使局面更加嚴峻。中國外交部昨日回應事件指,「中國邊防部隊一貫致力於維護中印邊境地區的和平與安寧」,否認中方士兵「入侵」印度領土的說法。
在這風高浪急的時刻,英國廣播公司(BBC)作出了五種分析,亦是外界對中印局勢走向的普遍看法。

印度罕有就中印邊境問題,越境與中國糾紛達兩個月之久。(資料圖片)

第一種分析為「衝突以外交途徑解決」。BBC引述專家意見指,中印言辭激烈,但兩國為洞朗地區開戰的可能性微乎其微,只有外交解決才是明智的出路,然而雙方在目前沒有讓步的傾向,一來中方不願意單方面停止在洞朗修路,二來印方也無意單方面從爭議地區撤軍。中印兩國的外交官們都在像原來一樣舉行會談以期解決問題,但至今都未能取得成功。

第二種狀況分析為「長期僵持」。如果洞朗爭議遲遲不能得到外交解決,雙方在當地長期僵持,這個結果中方很難接受。中方亦已屢次透過官媒、軍媒放話,要印方不要「以拖待變」,而容許印軍長期停留爭議地區,也很難向國民交待,故中方有可能採取多種方式向印方施壓。

中印邊境的中國和印度士兵。(法新社圖片)

第三種狀況分析為「小規模衝突」。軍媒《解放軍報》於8月7日曾發表《老祖宗留下的國土,一寸也不能丟》的評論文章,指出「(中國)始終保持高度克制。但善意不是沒有原則,克制不是沒有底線,守土有責的人民軍隊會用忠誠和勝利作出回答」,顯示武力解決問題是中方的選項之一。

第四種為「局部戰爭」。一旦發生戰爭,可以預計到的是,中國「和平崛起」的國際形象將會受損,「一帶一路」戰略也會受到阻撓,然而美國喬治亞理工大學國際關係學教授高龍江(John Garver)認為,中國可能會冒着上述的風險而去「教訓」印度;印度方面也可能挑起戰爭,研究1962年中印邊境戰爭的權威戰史專家馬克斯維爾(Neville Maxwell)認為,印度國內對中國存在敵對情緒和「扭曲的群體受害者心態」,使政府難以扭轉政策,無條件進行中印邊界談判。

最後一種未來可能發生的狀況為「大規模戰爭」。一旦中印之間發生局部戰爭,就很難預測戰爭的走向,中印兩個核大國在戰爭狀態下,不少人都會有着「能否保持足夠的理智,避免衝突擴大化及核大戰?」的疑問。正正因為大規模戰爭的後果不堪設想,所以多數人還是認為,中印雙方會盡量避免使用武力,以防衝突擴大化。

對於中印士兵互擲石頭的小衝突事件,中國外交部發言人華春瑩昨今兩日的言詞不算強硬,只指出「中方敦促印方恪守兩國間達成的有關協議協定,切實遵守1959年實控線,維護兩國邊境地區的和平與安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