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地屢傳電影票房造假謀利 人大修法嚴控票房水分

撰文:香港01記者
出版:更新:

今年3月,《葉問3》在內地上映,15天內即宣布拿下7.7億元(人民幣,下同)票房,遠超同期其他影片,但很快就被曝出其利用「午夜幽靈場」、同一放映廳10分鐘放一場等方式造假。
2015年內地以24億票房居冠的《捉妖記》也被質疑有大量水分。
內地電影業生態出現問題,整改呼聲一路走高,最近,新電影法案出爐,旨在加大對虛假票房的處罰。

去年內地電影票房冠軍《捉妖記》被曝票房嚴重造假,同一影院同一放映廳出現10分鐘放一場的鬧劇。(網絡)

據中新網報道,電影產業促進法案已提請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三次審議。針對社會普遍認為法律對虛報瞞報票房打擊力度不夠的問題,草案作出回應,進一步加大處罰力度。

全國人大法律委員會建議將草案相關條款修改為「未如實統計電影銷售收入或者未提供真實準確的統計數據的,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電影主管部門責令改正,處五萬元(人民幣,下同)以上五十萬元以下的罰款;違法所得五十萬元以上的,處違法所得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的罰款。情節嚴重的,責令停業整頓;情節特別嚴重的,由原發證機關吊銷許可證」。

此前,有大量媒體報道稱,內地高票房電影實際票房可能只有對外報稱的一半以下。究其原因,無非是為電影製作方進一步吸引投資,製造話題吸引觀眾,抬高演員身價等等。表面看來,中國的電影產業越發蓬勃,已成全球第二大電影市場,長此以往,卻對電影業健康發展有害無益。

內地票房造假三招

1. 將已作廢的電影票當作入場憑證多次使用,每利用一次,就是偷一次票房;
2. 看A電影,影院給一張B電影的票,雖然看的是A,票款卻算到了B頭上;
3. 影院包場讓員工免費看電影,出售團體票、會員票,這時票房可能就被影院加諸任一部電影

除此之外,《捉妖記》還曾大打公益場次牌,買下自己公司旗下29家影城的電影票,為特定人群免費放映《捉妖記》。根據片方公告:《捉妖記》的內地票房(24.2859億元)以203萬的優勢超過《速度與激情7》,其中公益場次放映票房總額是4042萬。有業內人士指出,電影公司最少花費400萬就能買到這4000萬的票房。

葉問3主演甄子丹和泰臣為影片宣傳。(1905電影網)

此前,電影局對《葉問3》假票房處罰如下:

1.該片發行方大銀幕(北京)發行公司暫停新的電影發行業務1個月,責其進行整改。
2. 對參與不實排場、情節較嚴重的73家影院提出嚴重警告,由所在地電影行政管理部門進行誡勉談話,名單在中國電影發行放映協會網站曝光。
3. 對73家影院所屬20家院線公司通過中國電影發行放映協會網站進行通報批評。
4. 對虛假場次出票相對集中的三家電商提出嚴重警告,由電影局誡勉談話。

而這一處罰令社會各界出現質疑聲音,認為處罰太輕,不足以引起警戒。是次修法是否能一定程度修正當下中國電影市場亂象,則需時間來檢驗。

(中新網、經濟日報、時光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