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教授人工繁育出螢火蟲 望解決濫捕螢火蟲問題

撰文:朱加樟
出版:更新:

四川樂山師範學院一名教授建立了資源昆蟲養殖基地,人工繁育出幾千隻螢火蟲。
內地濫捕螢火蟲問題嚴重,甚至已經形成商業鏈,加上城市化進程加快、光污染、農藥、濫用化肥等因素,都給螢火蟲的生存環境造成了極大傷害。人工繁育螢火蟲的技術有望紓緩螢火蟲的生存困境。

四川樂山綠心公園出現大量螢火蟲的消息傳出後,不到一個小時,即有數百人到綠心公園捕捉螢火蟲。(《成都商報》)

螢火蟲展在全國興起 捕捉螢火蟲成商業鏈

最近四川樂山一家媒體報道了綠心公園裡出現大量螢火蟲的消息後,不到一個小時,即有數百人到綠心公園捕捉螢火蟲。捕捉螢火蟲的情況嚴重,一些鄉村還存在著職業捕螢人,並形成了一條「野外抓捕-網絡買賣-商業放飛」的利益鏈。過去幾年,螢火蟲主題公園、主題展覽在全國興起。僅2016年一年,螢火蟲展在全國20多個省市舉辦了100多場。而這些螢火蟲基本都是野外捕捉的。

據曹成全研究,野外飛起來的大多是雄蟲,不飛或飛得低的是雌蟲,因此,一般情況下容易被捉走的大多是雄蟲。螢火蟲在城市甚至農村都越來越少見,拋開人為捕捉的因素不談,更重要的原因則是,隨著城市化進程的加快,光污染、農藥、化肥的濫用等,都給螢火蟲的生存環境造成了極大傷害。

曹成全在實驗室人工繁殖的螢火蟲。(《成都商報》)

四川首次人工繁育成功 全國只有兩三家實驗室做到

曹成全認為,四川是個旅遊大省,螢火蟲相關活動會帶動當地旅遊業的發展。但他也意識到,既要保護螢火蟲,又要發揮其景觀作用,就必須進行產業化生產,人工繁育技術是關鍵。2008年下半年,曹成全帶著學生開始了螢火蟲的人工繁育技術研究。2014年至2015年,終於成功掌握了螢火蟲人工繁育技術,至2016年後這項技術已經非常成熟。他的實驗室是四川首次人工繁育出螢火蟲,在全國範圍裡掌握這項技術的也就兩三家。

在樂山師範學院的資源昆蟲養殖基地,曹成全建立了一間面積約50平方米的養殖房。目前該養殖房裡一共有幾千隻螢火蟲,有穹宇螢(半水生螢火蟲)、三葉蟲螢(陸生螢火蟲)和黃緣螢(水生螢火蟲)等。

樂山師範學院生命科學學院教授曹成全。(《成都商報》)

有公司投資200萬元建繁育基地 兩年培育10萬隻螢火蟲

近年有企業開始嘗試人工繁育螢火蟲的技術。成都的中洲中央公園裡正在打造一處農莊親子樂園,製造人工螢火蟲景觀。2016年初,在曹成全指導下,參與營運親子樂園的公司投資200萬元人民幣在西雙版納建立螢火蟲繁育基地,經過兩年,繁育基地的螢火蟲已經從1萬隻增加到超過10萬隻。「首批觀光數量預計有幾萬隻螢火蟲,皆放置在經過改造後的中洲中央公園湖中。」負責人介紹,親子樂園經營螢火蟲神秘走廊、螢火蟲生態餐廳和民宿,遊客可看到螢火蟲從蟲卵、幼蟲、蛹到成蟲整個過程。

(《成都商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