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副書記:建議國家啟動「新時期上山下鄉工程」解決就業問題

撰文:王兆陽
出版:更新:

中國自50年代到70年代發起多批次「上山下鄉」運動,組織城市知識青年到農村工作定居。運動在文化大革命中達到高潮,累計約1600萬城市「知青」「下鄉」。一般認為,這場運動對無數青年個人命運,乃至中國城市發展、科研教育都帶來了惡劣影響。
北大教授于鴻君就大學生就業問題撰文建議啟動「新時期上山下鄉工程」,文章日前在網上廣為流傳。他提出要選招200萬大學生到農村任教師、醫護人員、農業技術員、公共服務人員和「村官」,並稱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可給予特殊補貼每人每月4000元(人民幣,下同)左右,總計支出為2年2000億元左右。

北大常務副書記于鴻君。(網絡圖片)

于鴻君1963年10月生於內蒙古,北京大學光華管理學院金融系教授,現任北京大學黨委常務副書記,兼任北京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院長。

于鴻君在文章中指出,目前全國共有860萬大學畢業生等待就業,同時,2000多萬失業農民工同樣需要就業,但是今年全年新增城鎮就業崗位只有900萬。他說,如果大學生得不到充分就業,不僅是家庭的重大損失,也是人力資源的巨大浪費,同時也會影響到社會的正常運行,因此,必須做好當前大學生就業工作。

他在文章中建議,選招200萬大學生到農村任教師、醫護人員、農業技術員、公共服務人員和「村官」,也可以安排大學生到農業產業化企業工作。每人同時聯繫一戶村民,幫助其脫貧致富。他稱,每批大學生下鄉期限可安排2年,期滿可以返回重新參加畢業分配。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給予特殊補貼每人每月4000元,總計支出為2年2000億元左右。

他聲稱,啟動「新時期上山下鄉工程」,可以一舉多得,體現突出的經濟效益、社會效益、政治效益和文化效益。可以使大學生深入了解國情,有效鍛煉人才隊伍,也可以有效緩解農村人才缺乏等問題。

中國50年代至70年代曾組織逾千萬青年「上山下鄉」。(資料圖片)

于鴻君:「上山下鄉」利大於弊

對於毛時代的「知識青年上山下鄉運動」,于鴻君表示不宜全部否定。他稱,這個運動「客觀上形成雙向互動式教育,他們(知識青年)也改變了農民,如生育觀念、衛生習慣等,甚至能夠改變農民子弟的命運。」

在接受媒體採訪時,他表示,雖然當年很多知識青年付出了青春,「把一代人毀掉了」,但如果把運動「放在廣闊的歷史背景看,放在國家、民族發展的大格局中來看,則是十分有益的,至少可以說利大於弊。」他聲稱,「上山下鄉」讓青年「了解了中國的基本國情,為後來回城有所作為打下了必要的基礎。」

(微信公眾號「雙一流高校」)

「那就讓官僚和央企領導帶頭嘍!」
「你咋不建議啟動新時代文化大革命運動,先從批鬥北大教授開始。」
「請以身作則,你和你全家先去待2年,不得有任何行政職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