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貿易戰】京東推豬臉識別技術降飼料成本 或紓大豆短缺困境

撰文:趙觀祺
出版:更新:

隨中國對美國大豆開徵新關稅,內地進口大豆產品價格持續走高,影響波及內地養殖業,此因豆粕是飼料的大蛋白質主要來源。10月底中國飼料工業協會更提出新標準,為豬隻飼料設粗蛋白上限,以減少相關原料的消耗。不過據《成都商報》11月21日報道,內地電商巨企京東正開發「豬臉識別」技術,宣稱有助大中型養殖企業降低人工成本30%以上,節省飼料8至10%。報道更聲稱據「不完全統計」,如果全中國養殖業應用此技術,每年至少可以降低行業成本 500億元(人民幣.下同)。

京東推豬臉識別技術降飼料成本,或紓大豆短缺困境。(資料圖片)

報道引用「前瞻產業研究院」所作報告,指中國生豬養殖產業市場全年出欄量大約為7億頭,全球一半的豬都養在中國。

中國農業大學動物科技學院教授李德發指出,中國前5大養豬企業去年市場佔有率總計僅5%左右,企業分散導致養豬成本較高,而美國豬運到中國來賣,加上運費價格也比中國豬便宜:「在中國養一頭豬的錢,在美國能養兩頭。」

度身訂造餵飼和疾病監控方案

11月20日,京東數位科技副總裁、技術研發部總經理曹鵬就此發表「京東農牧智能養殖解決方案」,宣稱可利用旗下「神農大腦」人工智能演算法,配以農業級攝錄鏡頭、養殖巡檢機械人、飼喂機械人、伸縮式半限位豬欄等等設備,提供「豬臉識別」服務,即時辯識、收集及跟進每一頭豬的身體狀況資訊,進而度身訂造餵飼和疾病監控方案。

京東推豬臉識別技術降飼料成本,或紓大豆短缺困境。(資料圖片)

飼料成本是美國的兩倍

報道稱在中國,生產每公斤豬肉的飼料是美國的兩倍,人力成本是美國的5倍,另外還有各種各樣的運作問題:豬只體重測量繁瑣;疫病健康情況難監測、人工投喂導致浪費。曹鵬宣稱,一旦應用京東方案,大中型養殖企業降低人工成本30%以上,節省飼料8至10%,全行業整每年至少可以降低成本 500億元。

此前推低蛋白質配合飼料

10月26日,由於大豆供不應求,中國飼料工業協會推出低蛋白質配合飼料,令養殖業豆粕年消耗量有望降低約1100萬噸,從而帶動減少大豆需求約1400萬噸。協會有關負責人表示,中國飼料資源長期短缺,特別是蛋白質飼料的原料進口依存度接近80%,制約中國飼料工業和養殖業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