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媒:海南失事戰機疑為殲轟7A 或系統太舊無法調節動作致超負荷

撰文:張心怡
出版:更新:

本月12日,一架解放軍戰機在海南訓練期間失事墜毀,官方證實機上兩名機師遇難。事故原因及墜機型號暫未公佈。
有內媒指,今次失事的是國產殲轟7雙座戰鬥轟炸機,又指此型號戰機發生事故次數較多、機師生還率較低,原因或與其飛行控制系統有關。

本月12日,一架解放軍戰機在海南訓練期間失事墜毀。(影片截圖)

殲轟-7A完全國產設計製造

雖然軍方暫未公布墜毀戰機的型號以及事故原因,不過鑑於事故地點樂東有部署殲-11BH單座戰機和殲轟-7A雙座戰機,外界將墜毀戰機指向被稱作「寡婦製造者」的殲轟-7A。

殲轟-7A是八十年代中國完全自主設計、製造的作戰飛機,綽號「飛豹」。《觀察者網》指,由於當時國內航空工業技術水平限制、經驗欠缺,殲轟-7A在整體氣動佈局上較為簡單。

開發年代久遠  飛控系統已落後

報道指,早期飛豹雖然作為反艦導彈載機,適用於海上低空突防,但是在低空大迎角飛行時,容易遇上失速之類問題。另外為了配合超音速性能,而及突出載彈量,其「最大可用過載」也比常見的戰鬥機小,亦即其行動中所能承受的重力負荷,比一般為低。

報道續指,由於該機型採用傳統飛控系統,因此當在低空高速飛行時如承受較大重力,無法像電傳飛控一樣自主限制,防止該機做出超出本機性能限制的動作。由於有此缺陷,可能導致重力負荷超出機體承受能力,嚴重破壞機身結構,甚至導致空中解體。

進行飛控改造並不現實

最後,報道認為,這方面的問題幾乎沒有快速廉價的改進方法——更換為電傳飛控系統,重新進行試飛定型的工程量,幾乎相當於研製一款大規模改進型號,對於飛豹系列這樣一種已經停產的老戰機並不現實。

因此較為現實的方法,是限制飛豹在訓練時過載,防止使用該機型執行過於嚴苛的超低空低空突防任務或訓練——「隨着越來越多殲-16戰機的入役,這些使用傳統飛控的戰機需要的訓練強度和作戰特點,顯然也在發生不少的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