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隱四個月首發聲 華春瑩:理直氣壯對外講好共產黨治國理政故事

撰文:劉悵
出版:更新:

中國外交部女發言人華春瑩「神隱」四個多月後首次發聲。本月12日,華春瑩以「中青一班學員」身分,在中央黨校所主辦的機關報《學習時報》發表題為《佔據道義制高點,提升國際話語權》的文章,再次印證其在中共中央黨校(國家行政學院)學習的消息。
此前,新加坡媒體《聯合早報》引述消息人士指,華春瑩預計在本月接替陸慷,升任中國外交部新聞司司長。

華春瑩據報在中央黨校(國家行政學院)進修。(網上圖片)

華春瑩在文章中指出,提升中國國際話語權,不僅是維護中國現實經濟利益和長遠發展利益的需要,也是實現「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的必然要求,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必須過的關、邁的坎。

文章稱,中國經濟總量雖然已經位居世界第二,但話語權與實力相比嚴重不相稱。中國走近了世界舞台中央,但時常處於有理説不出、有聲傳不開的尷尬境地。中國雖然已經站起來、富起來,解決了「捱打」「挨餓」的問題,但要真正強起來,徹底解決「挨駡」的問題依然任重道遠。

外界關注華春瑩仕途將更上一層樓。(VCG)

文章強調,「我們」要理直氣壯地對外講好中國共產黨治國理政的故事、中國人民奮鬥圓夢的故事、中國堅持和平發展合作的故事。既不妄自尊大、咄咄逼人,也不妄自菲薄、畏畏縮縮。繼續堅持做好自己的事情,在亂雲飛渡中保持從容淡定。

文章指出,「我們」應該在學懂弄通悟透的基礎上,借鑒世界各國構建和運籌話語權的經驗,儘快打造中國特色、中國風格、中國氣派的話語體系,牢牢把握解讀中國的權力。

文章並引述國家主席習近平曾經的表述稱,「我將無我,不負人民」的情懷和擔當,成為推動中國國際影響力、感召力和話語權提升的關鍵。

(綜合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