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察】「大外宣」非中共專利 一文睇曬蔡英文怎麼做

撰文:多維新聞
出版:更新:

BBC中文網日前以「谷歌推特臉書封號背後:中共官媒『講好中國故事』的不菲代價」一文披露,中共外交部與網路安全和資訊化委員會辦公室(網信辦)等機構,多次將高額海外宣傳及輿情蒐集的專案經費發包給中共官方媒體,以開展「重大主題宣傳」、「講好中國故事」。文章旋即被台灣許多媒體轉載,中央社的報道以「發動訊息戰」稱呼上述作為,並加註「中國官方粉飾形象的大外宣政策….這種借船出海的行徑不但令全球側目,也引起西方世界高度警覺」。
但事實上,台灣也有自己的「大外宣」,台灣媒體的批評實際上是一種雙重標準。
撰稿:林嘉禾

從西方媒體和台灣媒體的報道中,會讓人以為只有中共花大錢在進行這種被冠上負面標籤的「借船出海」宣傳任務,但是若把視線拉到全球,其實「對外宣傳」原本就是多數政府都會進行的常態運作,例如,台灣外交部下轄的駐外館處也擔負替台灣向外宣傳的任務,2019年1月起,台灣外交部向全球外館發出通電,駐外代表處處官方Facebook名稱可改為只用駐地語言,並以「台灣」為開頭,也是一種宣傳。

蔡英文執政期間,台灣外交部與駐外館處合作在Facebook以「Taiwan」為名,並將大頭貼更換為此圖。(Facebook@Taiwan in the US)

此外,台灣政府本身也以行政院僑務委員會(僑委會)與外交部為兩大「台版大外宣」支柱,花了不少預算在國際上力求「講好台灣故事」。其中,僑委會除近兩年預算減少外,往年年度預算在「僑務新聞資訊及傳媒服務」一項,花費都在新台幣1億5000萬元以上(下同)。台灣外交部預算方面,2019年共斥資6,670萬元「製作國際文宣視聽資料及編印出版品」加上發行「台灣光華雜誌月刊」2,264萬元及其他宣傳相關經費加總更突破新台幣1億元。

僑委會與外交部可謂執「台版大外宣」之牛耳,每年成千上萬篇、各式語言的報道和影音平台,都是為了提供「軟性文宣」增進台灣國際能見度,「以軟實力行銷國家形象,於國際文宣發揮更大影響力」、「爭取國際有利空間與形塑國家優質形象」。近年更專攻社群媒體,用新時代的新工具希望能吸引更多的關注。

台灣的僑務委員有凝聚海外華僑的責任,也是台灣的「大外宣」。(中華民國僑務委員會)

就預算花費與工作目的來看,台灣外交部跟大陸外交部和網信辦所為,沒有根本的不同。只是用詞並不標榜「重大主題宣傳」、「講好台灣故事」而已,就連歐美各國政府也少不了會撥出經費替自己國家向外宣傳,這本是應然;而訂定關鍵績效指標(KPI)這件事,從公共行政學的角度來看,更是正常不過,絕非中共獨有,而具「普世性」,實在沒必要大驚小怪。

既然是宣傳,就必然是以「國家利益」為依歸,而近期歐美各國中文媒體與部分台灣媒體的特別報道中共大外宣的經費情況,批判中共花費民脂民膏對全球華人甚至其他人群進行「洗腦」跟「輿情蒐集」,可是難道台灣或其他各國官方沒在做?說穿了,這是一種雙重標準。

中共建政70周年,海內外都將舉辦慶祝活動。(新華社)

爭奪海外華人話語權

另外一個可以思考的點,台灣似乎正在逐漸失落中的台灣海外華人圈的話語權。以宏觀電視台的成立與停播為例,台灣僑委會於2000年成立宏觀電視,避免海外華僑只接受中共衛星放送的節目,時任台灣總統李登輝在開播典禮時表示,可以借著頻道「讓國際社會知道中華民國在台灣存在事實的成就」。宏觀電視曾經有相當好的收視,2013年全年觀看達2,768 萬 7,306 人次、2014年中國大陸地區觀看更達57.3%,不過因為法律限制其改隸公廣集團,製播節目的規範與原本外宣需求不能契合,加上僑委會認為稱其已「完成階段性任務」,最終於2018年起停播。

但在此之後,台灣對海外華僑的傳播方式卻未見「推陳出新」,反而是中國大陸政府高舉「中華民族復興」的大旗並挾其娛樂影視快速發展,而逐步掌握海外華人圈的話語圈。

從中可以思考的是,同樣是中文傳播,台灣對海外華人的宣傳途徑越來越比不上中共?甚至可更進一步思索,如何定位海外華人社群以及台灣「外宣」的受眾?以及如何在從國語文課綱、歷史課綱等引發海外華人圈討論的「去中國化」事件後,重新找到與海外華人溝通的方式,銜回在海外華人圈失落的話語權?進行有建設性的檢討,或許台灣政府才能在「如何運用外宣經費」這件事情上獲致更有意義的政策討論。